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装配式冷弯薄壁型钢混凝土结构的设计、生产、施工、验收及维护的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采用冷弯薄壁型钢与混凝土组合的装配式建筑结构的设计、施工和验收。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Prefabricated Cold-formed Thin-walled Steel Concrete Structures
中国标准分类号:P53
国际标准分类号:91.080.4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7/T 5183-2021《装配式冷弯薄壁型钢混凝土结构技术标准》是山东省发布的地方标准,该标准适用于装配式冷弯薄壁型钢混凝土结构的设计、制作、施工及质量验收。以下将选取其中的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设计阶段
在设计阶段,标准强调了安全性与经济性的平衡。例如第4.1.2条规定:“结构设计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并应考虑地震作用、风荷载等可变荷载的影响。”这意味着设计师需要全面考虑各种可能的外部因素对建筑结构的影响,确保建筑物在正常使用条件下能够承受这些荷载而不发生破坏。
另外,第4.2.3条指出,“冷弯薄壁型钢构件的设计应采用极限状态设计方法。”此规定要求设计师按照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分别进行计算,以保证结构的安全性和适用性。
制作阶段
对于制作阶段,标准第5.1.3条明确要求:“原材料的质量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这表明所有用于制造冷弯薄壁型钢构件的材料都必须经过严格检验,确保其符合相关国家标准的要求,从而保障最终产品的质量。
此外,第5.2.4条提到,“冷弯薄壁型钢构件的加工精度应满足设计图纸的要求。”这一条款旨在保证每个构件都能精准地按照设计意图生产出来,避免因加工误差导致后续安装困难或结构性能下降的问题。
施工阶段
进入施工阶段后,标准第6.1.2条规定:“施工现场应具备必要的条件,如平整坚实的工作场地、足够的堆放空间以及良好的通风环境。”这些基本条件是顺利开展施工工作的前提,有助于提高工作效率并减少安全隐患。
第6.2.3条还特别强调了安全措施的重要性:“施工现场的所有操作人员都必须佩戴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并接受专业培训。”通过这样的规定可以有效预防事故的发生,保护工作人员的生命健康。
质量验收
最后,在质量验收环节中,标准第7.1.1条提出:“工程竣工后应对整个项目进行全面细致的检查。”这项工作是为了确认工程是否达到了预期目标,包括但不限于外观检查、尺寸测量以及功能测试等多个方面。
综上所述,《装配式冷弯薄壁型钢混凝土结构技术标准》从设计到施工再到验收全过程给出了详细的指导方针,为推动此类新型建筑体系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