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水质中碱度、碳酸盐和重碳酸盐的测定方法——自动电位滴定法的原理、试剂、仪器设备、样品采集与保存、分析步骤及结果计算。本文件适用于地表水、地下水、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中碱度、碳酸盐和重碳酸盐的测定。
Title:Water Quality - Determination of Alkalinity, Carbonate and Bicarbonate - Automatic Potentiometric Titration Method
中国标准分类号:B10
国际标准分类号:13.060.5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在TBHES 2023版与之前版本中,关于自动电位滴定法测定水质碱度、碳酸盐和重碳酸盐的规定有几处显著调整。其中,对滴定终点判断方式的变化尤为值得关注。
老版本中,滴定终点通常依赖于pH值的变化来确定。当溶液pH达到某一特定范围时即认为到达终点。然而,这种方式容易受到样品基体干扰的影响,导致结果不够准确。
相比之下,新版标准引入了更为精确的双指示剂法结合自动滴定仪功能来判定终点。具体来说,在滴定过程中同时监测两个不同指示剂区域的pH变化。一旦两个指示剂都显示出稳定且一致的信号,则确认为滴定终点。这种方法不仅提高了测量精度,还增强了抗干扰能力。
以实际应用为例,当我们使用该方法检测某工业废水中的总碱度时,首先按照规定比例取样并加入已知浓度的标准酸溶液开始滴定。仪器会实时记录下pH随酸加入量变化的数据曲线。当两条指示剂对应的pH点均趋于平稳时,通过计算得出最终的碱度值。这种操作流程简单明了,并且能够有效避免人为误差,确保数据可靠性。
因此,在采用自动电位滴定法进行水质分析时,合理选择合适的滴定终点判定策略至关重要。新版标准提供的这一改进方案无疑为我们提供了更加科学合理的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