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山东省农村房屋建筑设计、施工和加固中的抗震技术要求及措施。本文件适用于山东省内新建、改建和加固的农村房屋建筑的抗震设计与施工。
Title:Rural Housing Construction Seismic Technical Standard
中国标准分类号:P51
国际标准分类号:91.1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7/T 5091-2017农村房屋建筑抗震技术标准》是山东省为提升农村房屋抗震能力制定的重要地方标准。以下选取部分关键条文进行深入解读:
一、适用范围
该标准适用于山东省行政区域内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7度和8度地区的农村新建、改建和扩建的房屋建筑抗震设计、施工及验收。
二、基本规定
1. 农村房屋应根据其使用功能、规模和高度等合理确定抗震设防类别,一般住宅按标准设防类执行。
2. 房屋选址应避开断层破碎带、滑坡体等不良地质条件,选择地基均匀稳定的场地建造。
三、结构体系
1. 推荐采用砖混结构、框架结构等抗震性能较好的结构形式。
2. 墙体材料宜选用强度高、韧性好的烧结普通砖或混凝土砌块。
3. 屋顶采用轻质材料,避免使用笨重的瓦屋面。
四、构造要求
1. 基础埋深不应小于0.5米,并设置连续的基础梁。
2. 楼板与墙体连接处应增设拉结筋,间距不大于500毫米。
3. 框架柱纵向钢筋锚固长度不得少于40倍直径,且末端应有可靠锚固措施。
五、施工质量控制
1. 砌筑砂浆强度等级不应低于M5,灰缝饱满度不低于80%。
2. 钢筋绑扎完成后需经隐蔽工程验收合格后方可浇筑混凝土。
3. 抹灰前应对基层进行清理并保持湿润状态。
六、验收标准
1. 工程竣工后必须按照本标准进行全面检查验收,确保各项指标符合要求。
2. 对于不符合规定的项目应立即整改直至达标为止。
以上内容涵盖了该标准的核心要点,对于提高农村住房的安全性和耐久性具有重要意义。在实际应用中还需结合具体情况进行灵活调整,以达到最佳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