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干混砂浆的术语和定义、材料要求、设计原则、施工方法、质量检验与验收。本文件适用于山东省内工业与民用建筑中干混砂浆的生产、施工及验收。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Application of Dry-mixed Mortar
中国标准分类号:P57
国际标准分类号:91.100.1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山东省地方标准《干混砂浆应用技术规程》(编号为DB37/T 5066-2016)是一部重要的行业规范,对干混砂浆的设计、生产、施工和验收等环节提供了详细的指导。以下将选取其中的关键条文进行深度解读。
设计阶段要求
在设计阶段,第4.1.3条明确规定:干混砂浆的品种和强度等级应根据工程特点、使用部位及环境条件合理选择。这一规定强调了设计时需充分考虑实际工况,比如外墙保温系统应选用具有良好抗裂性能的干混砂浆;而室内地面则更注重耐磨性和防滑性。
生产阶段控制
对于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第5.2.4条指出:原材料的质量是确保产品性能的基础,所有原材料均需符合相关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并且要定期检测其物理化学性质以保证一致性。此外,还特别提到砂子粒径分布直接影响最终产品的稠度与粘结力,因此在配料过程中必须精确控制砂子的颗粒级配。
施工操作指南
施工阶段的技术要点详见第6章。其中第6.3.1条特别强调了施工前基面处理的重要性:“所有基面都应当清洁、干燥且无油污或其他妨碍粘附的因素。”另外,在涂抹作业中要注意分层施工原则,每层厚度不宜超过15mm,这样可以有效避免开裂现象的发生。
验收标准说明
关于验收部分,第8.2.1条规定了基本要求:“检验批应按照同一厂家生产的同一批号连续供应的产品作为一个检验单位。”同时,还给出了具体的抽样方案以及各项指标的具体数值要求,如抗压强度不得低于设计值的90%,拉伸粘结强度不低于0.2MPa等。这些量化指标为现场监理人员提供了明确的操作依据。
通过以上内容可以看出,《干混砂浆应用技术规程》不仅涵盖了从前期规划到后期维护全过程的技术细节,而且结合了山东地区的实际情况制定了相应的技术措施,对于推动当地建筑行业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