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洱海流域早春马铃薯黑膜全覆盖种植的技术要求,包括产地环境、品种选择、整地施肥、播种管理、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及收获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洱海流域内早春马铃薯的黑膜全覆盖种植生产。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Early Spring Potato Black Film Full Coverage Planting in Erhai Lake Basin
中国标准分类号:B 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洱海流域早春马铃薯黑膜全覆盖种植技术规程(DB5329T 85-2022)是针对该地区特定生态条件制定的技术标准。以下是一些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1. 品种选择:规程中明确要求选用抗病性强、适应性广且适合早春种植的优质品种。这一规定旨在确保作物在早期生长阶段能够抵御当地常见的病虫害,同时提高产量和品质。
2. 播种时间:建议播种时间为每年2月下旬至3月上旬。这个时间段的选择基于洱海流域的气候特点,既保证了足够的积温,又避免了晚霜的危害,为马铃薯的健康生长提供了良好条件。
3. 覆膜方式:规程强调采用黑色地膜进行全覆盖种植。黑色地膜不仅能有效抑制杂草生长,还能保持土壤湿度稳定,减少水分蒸发,同时有助于提高地温,促进马铃薯块茎的膨大。
4. 田间管理:包括合理密植、适时追肥以及病虫害综合防治等内容。合理的种植密度可以优化光照利用率,而科学施肥则需根据土壤测试结果调整氮磷钾比例,以满足马铃薯生长需求。此外,应定期巡查田间情况,及时采取措施控制病虫害发生。
5. 收获时机:当大部分植株叶片开始枯黄时即可安排收获。此时地下部分的养分已充分向块茎转移,有利于获得较高的单产及商品薯率。
这些关键点涵盖了从种苗准备到最终采收整个过程中的核心要素,对于指导农民实施高效栽培具有重要意义。通过严格遵循上述规范操作,不仅可以提升洱海流域早春马铃薯的整体生产水平,还对保护生态环境有着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