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城镇供水水质应急监测的技术要求、监测项目、采样方法、样品保存与运输、检测方法及数据处理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山东省内城镇供水系统在突发事件或特殊情况下进行的水质应急监测工作。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Emergency Monitoring of Urban Water Supply Quality
中国标准分类号:P51
国际标准分类号:13.06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7/T 5041-2015《城镇供水水质应急监测技术规范》是由山东省发布的关于城镇供水水质应急监测的技术性文件。该标准规定了在突发情况下对城镇供水水质进行快速检测、分析和处理的具体要求,以确保居民用水安全。以下是一些关键条款的详细解读:
1. 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因自然灾害、人为事故等突发事件导致的城镇供水水质异常情况下的应急监测工作。明确了标准的应用场景,为应对各类紧急状况提供了指导依据。
2. 术语和定义:
- 应急监测:指在突发事件发生后立即开展的一系列水质检测活动。
- 突发事件:包括但不限于地震、洪水、化学泄漏等可能影响供水水质的情况。
3. 组织与准备:
- 监测机构应建立完善的应急预案,并定期组织演练。
- 配备必要的监测设备及物资储备,确保能够迅速响应。
4. 现场采样:
- 采样点的选择需具有代表性,涵盖水源地、水厂、管网末端等多个环节。
- 样品采集过程中要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执行,防止污染。
5. 实验室分析:
- 对于不同类型的污染物,采用相应的检测方法和技术手段。
- 实验室应当具备国家认可的资质,并保持良好的质量管理体系。
6. 信息报告:
- 检测结果应及时上报相关部门,以便采取有效措施保障公众健康。
- 报告内容应详尽准确,便于决策者了解实际情况。
7. 后续处理:
- 根据监测数据评估污染程度和发展趋势,制定合理的处置方案。
- 加强日常维护管理,提高系统抗风险能力。
通过以上几个方面的深入解析可以看出,《城镇供水水质应急监测技术规范》旨在构建一个科学有效的应急监测体系,从预防到响应再到恢复都给出了明确的操作指南,对于维护城市公共安全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