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装配整体式混凝土结构的设计原则、计算方法、构造措施及施工图设计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山东省内新建、扩建和改建的装配整体式混凝土结构工程的设计。
Title:Code for Design of Prefabricated Integral Concrete Structures
中国标准分类号:P42
国际标准分类号:91.080.01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7/T 5018-2014《装配整体式混凝土结构设计规程》是山东省地方标准,该标准对装配整体式混凝土结构的设计原则、计算方法、构造要求等进行了规定。以下选取部分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设计原则
根据第3.1.1条,装配整体式混凝土结构的设计应遵循安全适用、经济合理、技术先进、节能环保的原则。这意味着在设计过程中需要综合考虑建筑的安全性能、经济成本、技术创新以及环境保护等因素。
材料与构件
第4.1.2条规定了预制构件的材料选用。预制构件所使用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30,并且对于抗震设防烈度较高的地区,推荐使用更高强度等级的混凝土以提高结构的整体抗震能力。
结构分析
第5.2.1条指出,在进行结构分析时,应采用线性静力法或非线性动力时程分析方法。当采用静力法时,需确保模型能够准确反映实际受力情况;而当采用时程分析法时,则要保证输入地震波的选择符合实际情况。
构件连接
第6.3.1条强调了预制构件之间的连接方式。连接节点的设计应满足承载力、延性和耐久性的要求。具体来说,连接部位的钢筋连接可以采用套筒灌浆连接或者焊接等方式,并且要确保连接处有足够的抗剪能力和足够的变形能力来适应地震作用下的位移需求。
施工安装
第7.1.1条规定了施工安装阶段的质量控制要点。施工单位应当严格按照设计图纸施工,特别是在吊装和就位过程中要注意保护成品,避免因操作不当导致构件损坏。此外,还应对现场浇筑的部分进行严格检查,确保其质量达到设计要求。
以上是对DB37/T 5018-2014中一些关键内容的简要说明。此标准为山东省内从事装配整体式混凝土结构设计工作的技术人员提供了重要的指导依据,有助于推动装配式建筑技术的发展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