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草原物候关键期遥感监测的技术要求、方法和流程。本文件适用于基于遥感技术对草原物候关键期的监测与评估。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Remote Sensing Monitoring of Key Phenological Periods of Grassland
中国标准分类号:B 72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23/T 3176—2022草原物候关键期遥感监测技术规程》是黑龙江省发布的关于草原物候关键期遥感监测的技术规范。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利用遥感技术对草原物候关键期进行监测的方法和技术要求,适用于黑龙江省行政区域内的草原生态系统研究与管理。
2. 术语和定义:
- 草原物候关键期:指草原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的时间节点,如返青期、开花期等。
- 遥感监测:通过卫星或航空平台获取地面信息,并对其进行分析处理以获取所需数据的过程。
3. 工作流程:
- 数据收集:包括选择合适的卫星影像源,确保数据的时间分辨率满足监测需求。
- 数据预处理:对原始影像进行辐射校正、几何校正以及大气校正等操作。
- 特征提取:运用指数法(如NDVI)或其他算法从影像中提取植被生长状况相关特征。
- 关键期识别:基于提取出的特征值确定特定时期的开始和结束时间点。
- 结果验证与评价:通过野外调查等方式验证遥感监测结果的准确性,并对其适用性做出评估。
4. 质量控制:
- 在整个监测过程中应建立严格的质量管理体系,包括但不限于数据来源的选择标准、处理流程的标准化以及最终成果的审核机制。
- 对于不同类型的草原区域可能需要调整某些参数设置以提高监测精度。
5. 应用示例:举例说明如何根据此标准开展实际项目工作,比如某地区春季草原返青情况监测案例,展示从数据准备到最终报告生成的具体步骤及其效果。
以上内容只是对该标准部分内容进行了简要概述,具体实施时还需结合实际情况灵活运用。希望这些信息能够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使用《DB23/T 3176—2022草原物候关键期遥感监测技术规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