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蒙古栎林碳储量计量的术语和定义、基本要求、计量方法及结果计算。本文件适用于黑龙江省行政区域内蒙古栎林的碳储量计量及相关活动。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Carbon Stock Measurement of Mongolian Oak Forests
中国标准分类号:Z50
国际标准分类号:13.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23/T 3175—2022 蒙古栎林碳储量计量技术规程》是一项重要的地方标准,为蒙古栎林的碳储量计量提供了科学规范的方法。以下将对其中的关键条款进行详细解读。
首先,在术语和定义部分,该标准明确了“碳储量”、“生物量”等核心概念。例如,“碳储量”被定义为单位面积内植物活体组织中所含碳的质量,这一定义确保了后续计量工作的准确性。
其次,在样地设置方面,标准要求样地应均匀分布在蒙古栎林的不同区域,并且每个样地的面积不得小于0.04公顷。此外,还规定了样地内树木胸径、高度等数据的测量方法,这些具体的操作指南有助于提高数据采集的一致性和可靠性。
再者,关于生物量计算公式的选择与应用,标准推荐使用基于全树干材积的方法来估算单株树木的生物量。同时指出,当缺乏直接测定值时,可以采用经验模型来进行推算,但需保证模型参数适合本地实际情况。
最后,在不确定度评估环节,标准强调了对于所有测量结果都应当进行不确定性分析,并给出了相应的计算公式。这一步骤非常重要,因为它能够帮助使用者了解最终结果的真实可信程度。
通过以上几个方面的深入剖析可以看出,《DB23/T 3175—2022 蒙古栎林碳储量计量技术规程》不仅提供了详细的实施步骤,而且注重细节控制,力求达到精确可靠的目标。这对于推动我国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工作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