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大豆根瘤菌竞争结瘤能力与固氮效果评价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和评价指标。本文件适用于大豆根瘤菌的竞争结瘤能力和固氮效果的评价及筛选。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Evaluation of Nodulation Competitiveness and Nitrogen Fixation Effect of Soybean Rhizobium
中国标准分类号:B 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大豆根瘤菌竞争结瘤能力与固氮效果评价技术规程》(DB23/T 3169—2022)是一项重要的地方标准,旨在规范大豆根瘤菌的筛选、评估及应用,以提高大豆产量和品质。以下选取该标准中的关键条文进行深入解读:
术语和定义
标准中明确了“竞争结瘤能力”是指在相同条件下,不同根瘤菌株之间争夺植物根部形成根瘤的能力;“固氮效果”则是指根瘤菌通过生物固氮作用为植物提供氮素营养的程度。这些定义为后续实验设计和结果分析提供了统一的标准。
样品采集与处理
样品采集应遵循随机性和代表性原则,在大豆生长的不同阶段分别取样。采集后的样品需立即放入低温环境中保存,并尽快送至实验室进行处理。样品处理过程中应注意避免外界污染,确保检测数据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实验方法
# 竞争结瘤能力测试
采用盆栽试验法评估根瘤菌的竞争结瘤能力。将待测菌株分别接种于已消毒的大豆种子上,种植于相同的土壤介质中。定期观察并记录各处理组大豆植株根部根瘤的数量、大小及颜色等特征。通过比较不同处理间根瘤的数量和质量差异来判断根瘤菌的竞争优势。
# 固氮效果测定
固氮效果可通过测定大豆植株体内全氮含量来间接反映。具体操作包括采集一定量的新鲜大豆叶片或茎秆样本,经烘干后粉碎成粉末状,然后按照化学分析方法测定其中的全氮含量。同时还需要测量土壤中的有效氮含量作为对照,以全面评估根瘤菌对大豆生长的实际贡献。
结果分析与评价
实验结束后,应对收集的数据进行全面统计分析,包括但不限于平均值、标准差以及显著性检验等内容。根据所得结果,结合实际情况给出科学合理的评价意见。例如,如果某一菌株表现出较强的竞争力且能够显著提升大豆植株的全氮水平,则可以推荐其作为优质根瘤菌应用于生产实践当中。
注意事项
在整个研究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及伦理准则,确保所有操作符合环保要求。此外,在选择试验材料时要充分考虑地域特性,尽量选用适应当地环境条件的品种,从而保证最终结论具有广泛的适用性。
以上是对《大豆根瘤菌竞争结瘤能力与固氮效果评价技术规程》(DB23/T 3169—2022)部分重要内容的解读,希望能为大家在实际工作中提供参考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