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全株青贮玉米机械收获的技术要求、作业准备、作业过程、质量要求及注意事项。本文件适用于全株青贮玉米的机械化收获作业。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for Mechanical Harvesting of Whole Plant Silage Corn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60.1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23/T 3161—2022《全株青贮玉米机械收获技术规范》是黑龙江省制定的一项地方标准,旨在规范全株青贮玉米的机械化收获流程,确保收获质量。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收获适期的选择
标准明确指出,全株青贮玉米的最佳收获时期应根据乳线位置来判断。具体而言,当乳线达到籽粒高度的1/2至2/3时为最佳收获时间。这一时期的玉米植株既保证了足够的干物质含量,又保留了必要的水分比例,有利于后续的青贮发酵和储存。此外,还应结合当地的气候条件、品种特性以及田间管理情况综合考虑,避免因过早或过晚收获而影响最终品质。
机械设备选择与调整
对于收获设备的选择,标准建议使用带有切碎装置的专业青贮收获机。机器的工作宽度应当与地块大小相匹配,并且能够实现一次性完成割台切割、输送、切碎及装车等多道工序。在实际操作前,需要对设备进行全面检查和适当调整,包括但不限于刀片锋利度、喂入速度调节、切碎长度设定等参数。例如,切碎长度一般控制在15-25毫米之间,这样既能满足饲料加工需求,又能提高压实效果。
操作规范
在作业过程中,驾驶员需严格按照操作手册执行各项指令,保持匀速前进,避免急刹车或突然转向造成物料损失。同时,要密切关注仪表盘显示的各项数据指标,如发动机转速、液压系统压力等,一旦发现异常应及时停机检修。另外,在遇到特殊地形或者天气状况时,比如坡地、雨天等情况,应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必要时暂停作业。
质量控制
收获后的青贮玉米质量直接关系到后期储存与利用的效果。因此,标准特别强调了以下几个方面的质量控制要点:首先,要求整个收获过程尽量减少破损率,尤其是避免籽粒脱落过多;其次,注意控制含水量,理想的范围应在60%-70%之间;再次,确保混合均匀度,不同部位的原料应充分混合,以形成一致性的青贮材料;最后,及时封存处理,防止空气进入导致腐败变质。
通过以上几个方面的深入解析可以看出,《全株青贮玉米机械收获技术规范》不仅涵盖了从收获时机到具体操作细节等多个层面的内容,而且提供了非常实用的操作指南和技术支持,有助于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并保障产品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