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便携式雾化器的术语和定义、产品分类、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本文件适用于便携式雾化器,主要用于呼吸系统疾病的雾化治疗。
Title:Portable Nebulizer
中国标准分类号:C46
国际标准分类号:11.04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TQGCML 4463-2024便携式雾化器标准中雾化效率测试方法的深度解析》
在TQGCML 4463-2024与旧版标准对比中,雾化效率测试方法是一个重要的变化点。新版标准对雾化效率的定义更加严谨,明确了测试条件和计算公式。
首先,新版标准规定了雾化效率的测试环境。要求在温度25℃±2℃、相对湿度60%±10%的恒温恒湿箱内进行测试。同时,气流速度需保持在9L/min±0.5L/min,确保测试环境的一致性。
其次,关于雾化效率的具体测量方法,新版标准提出了更精确的操作步骤。将一定量的液体加入雾化器后,启动设备运行10分钟,然后收集雾化后的颗粒物,并通过精密天平称重得到实际雾化量。再结合初始加入的液体重量,按照以下公式计算雾化效率:
雾化效率=(实际雾化量/初始液体重量)×100%
这个公式的应用需要注意几个关键点:一是初始液体重量要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二是实际雾化量的收集容器需要清洁干燥,避免影响测量结果;三是测试过程中要防止液体溅出,保证数据准确。
以某款便携式雾化器为例,我们按照上述方法进行测试。初始加入液体重量为5g,测试结束后实际雾化量为4.8g。代入公式计算得雾化效率为96%。这一结果表明该产品符合新版标准的要求。
通过对新版标准中雾化效率测试方法的深入解读,我们可以看到其在操作细节上的严格要求。这不仅提高了测试结果的准确性,也为企业提供了明确的改进方向。企业可以根据测试结果优化雾化器的设计,提高产品的性能指标,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同时,这种标准化的测试方法也为行业内的技术交流和质量监管提供了可靠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