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冬小麦生产中利用生物有机肥替代部分化肥的技术要求、操作方法及管理措施。本文件适用于新疆地区冬小麦种植过程中采用生物有机肥减少化肥施用的栽培技术指导。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Winter Wheat Cultivation with Bio-organic Fertilizer Substitution of Chemical Fertilizers
中国标准分类号:B 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6540T 004-2022《冬小麦生物有机肥替减化肥栽培技术规程》是一项重要的地方标准,旨在通过合理使用生物有机肥减少化肥用量,提升冬小麦的产量和品质。以下将对部分关键条款进行深度解读。
1. 肥料选择与配比
标准中明确指出,生物有机肥应选用经过国家认证的产品,其有效活菌数不得低于2亿/g,并且要求在生产过程中不得添加化学合成物质。此外,生物有机肥与化肥的比例应根据土壤肥力状况调整,通常建议生物有机肥占总施肥量的30%-50%。这一比例的设计基于长期试验结果,既能保证作物获得充足养分,又能逐步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微生物活性。
2. 施用方法
关于施用方法,规程强调了基肥深施的重要性。具体而言,生物有机肥需与耕作层土壤充分混合后埋入土中,避免直接接触种子或幼苗根系,以防烧苗现象发生。追肥时则应采用沟施或穴施的方式,结合灌溉确保肥料均匀分布。这种操作方式不仅提高了肥料利用率,还减少了环境污染风险。
3. 田间管理措施
在田间管理方面,规程提出了“前促后控”的原则。“前促”是指在冬小麦返青期至拔节期加强水肥管理,促进植株快速生长;而“后控”则是指在抽穗期至成熟期适当控制水分供应,防止贪青晚熟影响品质。同时,规程鼓励种植户定期监测土壤pH值及有机质含量,及时采取措施维持适宜的土壤环境条件。
4. 病虫害防治
针对病虫害防治,标准提倡采用农业综合防控技术,如轮作倒茬、深耕晒垡等传统手段,辅以生物农药的应用。特别提到可以利用某些特定种类的微生物制剂来抑制土传病害的发生,这既符合绿色农业发展方向,也降低了化学农药残留的风险。
通过以上解读可以看出,《冬小麦生物有机肥替减化肥栽培技术规程》从肥料选用到具体操作再到后期管理都给出了科学合理的指导方案,对于推动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