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玉米全程机械化生产的术语和定义、产地环境、品种选择、播种、田间管理、病虫草害防治、收获及产后处理的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新疆地区玉米全程机械化生产过程。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Full Mechanization of Corn Product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01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6540T 003-2022《玉米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规程》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发布的一项地方标准,旨在规范玉米从种植到收获的全过程机械化操作。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关键条文的详细解读。
1. 播种前准备:标准要求在播种前对土壤进行深松耕作,深度应达到25厘米以上,以改善土壤通气性和保水性。同时强调了种子处理的重要性,包括种子包衣和发芽试验,确保种子质量符合国家标准GB 4404.1的规定。
2. 播种作业:规定了播种机的行距设置为60厘米至70厘米之间,穴距控制在18厘米至22厘米范围内。每穴播种量应在2粒至3粒之间,并且覆土厚度要均匀一致,一般为3厘米至5厘米。此外还提到播种时需根据当地气候条件调整播种时间,通常春播时间为4月中旬至5月上旬。
3. 田间管理:对于施肥提出了具体方案,建议采用测土配方施肥方法,氮磷钾比例大致为1:0.5:0.5。灌溉方面提倡节水灌溉技术如滴灌或喷灌,避免大水漫灌造成水资源浪费。病虫害防治则主张使用生物农药与化学农药相结合的方式,在病虫害发生初期及时采取措施。
4. 收获阶段:明确了联合收割机的工作参数,例如割台高度不应超过15厘米,脱粒滚筒转速设定在500转/分钟至600转/分钟之间。收获后还需进行籽粒清理,去除杂质和破碎颗粒,保证产品质量。
5. 安全与环保:特别强调了机械操作人员的安全培训以及设备维护保养的重要性,要求所有机械设备必须定期检修,确保其处于良好工作状态。同时鼓励使用可降解地膜减少环境污染,并提倡回收利用废旧农膜。
通过上述解读可以看出,《玉米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规程》不仅涵盖了从播种到收获各个环节的技术细节,还充分考虑到了环境保护和安全生产等因素,为提高玉米生产的效率和效益提供了科学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