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原代奶牛乳腺上皮细胞的分离、培养及鉴定技术规程,包括乳汁分离法的操作步骤、质量控制和相关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奶牛乳腺上皮细胞的研究、生产及相关应用领域。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Isolation, Culture and Identification of Primary Bovine Mammary Epithelial Cells - Milk Separation Method
中国标准分类号:B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5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5/T 2555—2022原代奶牛乳腺上皮细胞分离培养及鉴定技术规程-乳汁分离法》是内蒙古自治区发布的关于奶牛乳腺上皮细胞分离、培养和鉴定的技术规范。以下对其中的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条文】4.1 乳汁采集
【解读】本条规定了乳汁采集的具体要求,包括采样前的准备工作、采样工具的选择以及采样过程中的无菌操作。强调在采样前要确保奶牛乳房健康,使用75%酒精棉球擦拭乳头并待干后方可挤奶,以减少外界污染。
【条文】4.2 细胞分离
【解读】此部分明确了细胞分离的方法步骤,首先将采集到的新鲜乳汁置于无菌离心管中,在4℃条件下以800g离心力离心10分钟,去除上层脂肪层,再加入胰蛋白酶溶液进行消化处理。特别指出消化时间应控制在15-20分钟之间,并通过显微镜观察判断细胞是否完全分散开。
【条文】4.3 细胞培养
【解读】关于细胞培养的规定,要求选用含10%胎牛血清的DMEM/F12培养基,在37℃、5%CO2环境下进行孵育。首次换液需在接种后24小时进行,之后每隔2-3天更换一次新鲜培养基。同时注意定期检查细胞生长状态,当细胞融合度达到80%-90%时应及时传代。
【条文】4.4 细胞鉴定
【解读】细胞鉴定部分规定了采用免疫荧光法检测细胞特异性标志物的方法流程。具体为:固定后的细胞样品与兔抗角蛋白单克隆抗体孵育过夜,次日用FITC标记的羊抗兔IgG二抗避光孵育2小时,最后利用荧光显微镜观察结果。阳性表达表明成功获取了乳腺上皮细胞。
以上是对该标准中几个关键环节的技术要点进行了阐述,旨在帮助从业者更好地理解和执行这项技术规程,从而提高实验成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