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辽宁省旱情等级的划分原则、评估方法及等级标准。本文件适用于辽宁省范围内旱情监测、评估与管理。
Title:Drought Severity Classification for Liaoning Province
中国标准分类号:B41
国际标准分类号:13.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辽宁省地方标准《DB21/T 3579-2022 辽宁省旱情等级》为科学评估和分级管理旱情提供了重要依据。以下对标准中的关键内容进行详细解读:
旱情等级划分原则
该标准明确指出,旱情等级划分应综合考虑降水量、土壤湿度、作物受旱面积比例及人畜饮水困难程度等因素。其中降水量是首要指标,不同区域根据多年平均降水量确定干旱临界值。
旱情等级划分标准
标准将旱情划分为轻度、中度、重度和特大四个等级:
- 轻度干旱:连续60天降水量比常年同期偏少20%-40%,且影响范围不超过20%的耕地面积。
- 中度干旱:连续90天降水量比常年同期偏少40%-60%,影响范围达20%-50%的耕地面积。
- 重度干旱:连续120天降水量比常年同期偏少60%-80%,影响范围达到50%-80%的耕地面积。
- 特大干旱:连续150天以上降水量比常年同期偏少80%以上,影响范围超过80%的耕地面积。
监测与评估方法
标准要求采用固定监测站与移动监测相结合的方式,定期采集数据。同时提出利用遥感技术监测作物长势变化,结合气象预报进行趋势分析。对于旱情评估,需综合历史资料、实时监测数据以及社会经济影响情况。
应急响应措施建议
针对不同等级的旱情,标准给出了相应的应急响应措施建议:
- 轻度干旱时,加强田间管理,合理调配灌溉水源;
- 中度干旱时,启动抗旱预案,组织人工增雨作业;
- 重度干旱时,实施跨区域调水工程,保障重点区域供水;
- 特大干旱时,全面动员社会力量参与抗旱救灾,确保基本生活用水需求。
这些内容旨在帮助相关部门及时准确地掌握旱情动态,采取有效措施减轻干旱带来的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