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北京市绿色村庄评价的术语和定义、基本要求、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方法。本文件适用于北京市行政区域内绿色村庄的创建、评价与管理。
Title:Evaluation Criteria for Green Villages in Beijing
中国标准分类号:Z 71
国际标准分类号:13.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1/T 1977-2022绿色村庄评价标准》是由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的一项地方标准,旨在指导和规范绿色村庄的建设与评价工作。这项标准对于推动农村生态环境保护、促进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以下将从几个关键条文出发,对标准内容进行深入解读。
一、基本要求
标准首先明确了绿色村庄的基本条件,包括但不限于村庄的整体规划是否合理、基础设施建设是否完善以及村民环保意识的高低等。其中特别强调了村庄规划应遵循生态优先原则,合理布局生产、生活和生态空间,确保村庄发展与自然环境和谐共生。此外,还要求村庄具备完善的垃圾处理系统和污水处理设施,以减少环境污染。
二、资源节约与利用
在资源节约方面,标准提出了具体指标,如单位面积建设用地占用量不得超过一定数值,鼓励采用节能建筑材料和技术手段来降低能耗。同时,提倡水资源高效利用,例如通过雨水收集系统补充灌溉用水需求,并严格控制农业面源污染,推广有机肥替代化肥使用,以提高土壤肥力并保护地下水资源。
三、生态环境保护
生态环境保护是该标准的核心内容之一。标准规定了多项措施来维护良好的生态环境状态,比如实施绿化工程增加森林覆盖率,建立生物多样性保护区;加强对野生动植物栖息地的保护力度,禁止非法狩猎活动发生;定期监测空气质量状况,确保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值范围内。
四、社会经济协调发展
除了注重自然环境改善外,《DB11/T 1977-2022》也关注到了社会经济发展问题。它指出,在推进绿色村庄建设过程中,必须兼顾当地居民生活水平提升和社会稳定因素。为此,建议大力发展特色农产品加工业,带动农民增收致富;同时加强文化教育设施建设,丰富群众业余文化生活,增强社区凝聚力。
五、长效管理机制
为了保证绿色村庄能够长期保持其优良品质,标准特别强调建立健全长效管理制度的重要性。这包括制定详细的考核评估办法,定期开展自查自纠工作;设立专门机构负责日常监督巡查任务;鼓励社会各界参与进来共同维护美好家园等方面的内容。
总之,《DB11/T 1977-2022绿色村庄评价标准》是一部全面涵盖多个方面的综合性文件,它不仅为北京市乃至全国范围内的农村地区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借鉴,也为其他相关领域的发展指明了方向。通过严格执行这一标准,相信未来会有越来越多的村庄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绿色天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