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建筑工程中幕墙工程施工的技术要求、材料选用、施工工艺、质量检验及验收标准。本文件适用于北京市行政区域内新建、改建和扩建工程中的幕墙工程施工与验收。
Title:Specification for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of Building Engineering - Part 11: Curtain Wall Engineering
中国标准分类号:P53
国际标准分类号:91.06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1/T 1832.11-2022《建筑工程施工工艺规程 第11部分:幕墙工程》是北京市地方标准,规定了建筑幕墙工程从施工准备到竣工验收全过程的技术要求。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一、施工准备阶段
1. 材料与设备进场检验
根据5.1条,所有幕墙材料和设备在进场时必须进行严格检查。包括但不限于外观质量、规格尺寸、物理力学性能等。例如,铝合金型材表面应无明显划痕或变形,其壁厚不得小于设计值的90%。同时,要求提供产品合格证、检测报告等相关证明文件,确保材料符合国家及行业标准。
二、施工过程控制
2. 安装精度要求
在7.2条中明确指出,幕墙立柱安装允许偏差为±1mm,横梁安装允许偏差为±1.5mm。这直接关系到后续玻璃面板安装的平整度以及整体结构的安全性。施工单位需采用高精度测量仪器,并由专业技术人员操作以保证安装精度。
3. 防雷系统设置
第8章特别强调了防雷装置的重要性。要求幕墙金属框架与主体结构防雷接地系统可靠连接,且每层楼至少设置一处防雷引下线。此外,在防雷节点处还应采取措施防止电化学腐蚀。
三、成品保护措施
4. 成品保护
依据10.3条,已完成的幕墙工程应立即采取有效的成品保护措施。如使用专用遮盖物覆盖未干的密封胶缝,避免雨水侵蚀;对于易损部位可增设临时防护栏杆或标志牌提醒过往人员注意。
四、竣工验收标准
5. 验收条件
最后,在第11章给出了详细的竣工验收条件。其中提到,幕墙工程必须通过隐蔽工程验收、分项工程验收等多个环节才能进入最终验收程序。并且,所有资料齐全准确,各项检测结果均达到规范要求方能判定为合格。
以上内容只是对DB11/T 1832.11-2022部分关键条款进行了简要说明,实际应用过程中还需结合具体项目特点灵活运用。希望这些信息能够帮助相关从业者更好地理解和执行该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