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胡麻育种试验场圃的选址、规划与建设、土壤管理、播种管理、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收获与保存等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胡麻育种试验场圃的建设和管理。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Management of Flax Breeding Experimental Fields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307T381-2022 胡麻育种试验场圃管理技术规范》是河北省张家口市针对胡麻育种试验制定的地方标准。以下对其中的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1. 试验场地选择:应选在地势平坦、排灌方便、土壤肥沃且前茬作物为非豆科作物的地块。此规定旨在确保试验环境有利于胡麻生长,避免因土壤条件不佳影响实验结果。
2. 土壤准备:要求深耕细耙,施足基肥,一般每亩施有机肥2000-3000公斤,过磷酸钙50公斤。这样做可以提供充足的养分,促进胡麻健康生长。
3. 种子处理:播种前需晒种1-2天,并用种子量0.2%-0.3%的多菌灵或福美双拌种。这样能够提高种子活力,预防病害发生。
4. 播种方法:采用条播方式,行距30厘米左右,播深3-5厘米,播种量每亩1.5-2公斤。合理的播种密度有助于充分利用土地资源,保证植株间通风透光。
5. 田间管理:主要包括适时灌溉、除草、防治病虫害等环节。特别是在苗期要保持土壤湿润,中后期注意排水防涝,及时清除杂草,根据实际情况合理用药控制病虫害。
6. 收获时间:当主茎上部叶片变黄脱落,蒴果呈现黄白色时即可收获。此时收获既能保证产量又能提升品质。
这些关键条款涵盖了从试验场地的选择到最终收获全过程的技术要点,对于开展胡麻育种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