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北京市人员疏散掩蔽标志的设计原则、设置要求及相关技术规范。本文件适用于北京市行政区域内各类建筑物、公共场所及设施中人员疏散掩蔽标志的设计与设置。
Title:Design and Setting of Personnel Evacuation and Shelter Signs - DB11T 1062-2022
中国标准分类号:P67
国际标准分类号:13.2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1/T 1062-2022《人员疏散掩蔽标志设计与设置》是北京市地方标准,规定了人员疏散掩蔽标志的设计原则、内容要求、图形符号、颜色、尺寸、设置位置和方法等内容。以下是对该标准中几个关键条文的详细解读:
设计原则
标准指出,人员疏散掩蔽标志的设计应遵循“安全优先、清晰易见、方便使用”的原则。这意味着标志的设计不仅要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被识别,还要考虑到不同人群的需求,比如视力障碍者或行动不便者。例如,在选择颜色时,应确保标志与周围环境有明显的对比度,以便于快速识别。
内容要求
标志的内容应当简洁明了,通常包括箭头指示方向、目的地名称以及必要的辅助信息。对于特殊场所如医院、学校等,还可能需要增加特定的安全指引。例如,医院内的疏散标志除了基本的方向指示外,还应该标明最近的急救站位置。
图形符号
标准明确了各类图形符号的具体应用场合。例如,“出口”标志采用绿色背景下的白色人形图案加箭头组合而成,而“避难层”则使用蓝色背景下的白色避难层标识。这些标准化的图形符号有助于提高标志的一致性和辨识度。
颜色与尺寸
颜色的选择直接影响到标志能否在各种光照条件下被有效识别。标准建议使用高亮度材料制作标志,并根据不同用途设定不同的最小尺寸要求。例如,主要疏散通道上的标志高度不得低于2米,宽度不小于50厘米。
设置位置
关于设置位置,标准特别强调了视线无障碍的原则。具体来说,标志应安装在视线良好且不易被遮挡的地方,同时考虑到人流密度较大的区域。此外,对于地下建筑或复杂结构内部,则需额外考虑多路径引导的需求,确保每个关键节点都有明确的指示。
结论
总之,《人员疏散掩蔽标志设计与设置》为保障公共安全提供了重要的指导依据。通过严格遵守上述各项规定,可以大大提升建筑物内人员面对突发事件时的自救能力。希望各相关单位和个人都能重视并落实好这一标准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