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北京市基础测绘成果质量检查与验收的技术要求、工作流程和评定方法。本文件适用于北京市范围内基础测绘成果的质量控制与验收工作。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for Quality Inspection and Acceptance of Basic Surveying and Mapping Results
中国标准分类号:P51
国际标准分类号:07.04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1/T 998-2022基础测绘成果质量检查验收技术规程》是北京市地方标准,规定了基础测绘成果质量检查验收的技术要求和方法。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关键条款的详细解读:
1. 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北京市行政区域内开展的基础测绘成果质量检查验收工作。这意味着所有在北京市范围内执行的基础测绘项目都需遵循此标准。
2. 术语和定义:标准中明确了“基础测绘成果”、“检查”、“验收”等术语的具体含义。例如,“基础测绘成果”是指通过基础测绘活动获得的数据、图件及其相关文档资料。
3. 质量控制要求:
- 数据完整性:确保所有采集的数据完整无缺,包括空间位置信息、属性信息等。
- 精度要求:对不同类型的测绘成果设定了具体的精度指标,如平面精度、高程精度等,并要求实际测量值与设计值之间的偏差不得超过允许限差。
- 格式规范性:强调成果文件应符合国家或行业规定的格式标准,便于后续使用和管理。
4. 检查验收流程:
- 准备工作:制定详细的检查计划,明确检查内容、方法及人员分工。
- 过程检查:在生产过程中进行实时监控,及时发现并纠正错误。
- 最终验收:完成全部生产任务后进行全面审查,确认整体质量达到预期目标。
5. 抽样检验:采用随机抽样的方式选取样本进行检测,抽样比例根据项目规模确定。对于重要区域或者复杂地形可适当增加抽样数量以提高准确性。
6. 评价方法:采用百分制评分体系对每个单项指标打分,总分达到合格线即可视为合格产品。同时鼓励采用先进的技术手段辅助评估,比如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软件分析数据分布情况等。
7. 记录与报告:所有检查过程中产生的数据、图像等均需妥善保存,并形成书面报告提交给相关部门备案存档。
以上几点只是该标准部分内容的概述,具体实施时还需结合实际情况灵活调整策略,确保最终交付的产品既满足技术要求又能适应市场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