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北京市住宅物业保安服务的基本要求、服务内容、服务质量控制及评价改进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北京市范围内提供住宅物业保安服务的相关单位和个人。
Title:Security Service Specification for Residential Properties
中国标准分类号:A90
国际标准分类号:13.26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1/T 487-2022 保安服务规范 住宅物业》是由北京市发布的关于住宅物业管理中保安服务的技术规范。该标准对住宅小区的保安服务提出了明确要求,有助于提升住宅物业的安全管理水平。以下从几个关键条款入手,进行深度解读。
首先在人员管理方面,标准指出“保安人员应具备初中及以上学历”,并要求“年龄不超过55周岁”。这一规定旨在确保保安人员具有基本的文化素质和较强的身体条件,能够胜任日常巡逻、应急处置等工作。同时,标准还强调“每年至少接受40小时的专业培训”,这不仅包括法律法规知识学习,也涵盖消防、急救等实用技能培训,以提高保安人员的专业能力和服务水平。
其次是设备设施配置。标准明确住宅小区应配备“视频监控系统”、“门禁管理系统”以及“紧急报警装置”。其中视频监控需覆盖主要出入口及公共区域,并保证录像保存时间不少于30天。门禁系统则要求实现业主身份验证功能,而紧急报警装置应在重点部位安装到位,以便快速响应突发事件。这些措施能有效预防犯罪行为发生,保障居民生命财产安全。
再者是巡逻制度安排。标准提出“每日至少开展两次全面巡查”,并且要记录每次巡查情况形成台账备查。此外,在夜间时段还应增加巡逻频次,特别是在节假日或特殊时期更要加强防范力度。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及时发现安全隐患并采取相应措施加以解决。
最后是应急预案制定与演练。标准要求物业服务企业根据实际情况编制详细的应急预案,并定期组织全体工作人员参与模拟演练活动。这样做可以在真正面对危机时做到临危不乱、迅速反应,最大限度减少损失程度。
综上所述,《DB11/T 487-2022 保安服务规范 住宅物业》从多个维度对住宅小区内的安全管理作出了细致规定。它不仅为相关从业者提供了操作指南,也为广大住户营造更加安心舒适的生活环境奠定了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