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体验基地的建设要求、服务规范、管理与评价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浙江省内非物质文化遗产体验基地的建设和运营管理。
Title:Specification for the Construction and Service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Experience Bases
中国标准分类号:P52
国际标准分类号:01.14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非物质文化遗产体验基地建设及服务规范》(DB3303/T 044-2022)是由浙江省温州市制定的一项地方标准,旨在规范非物质文化遗产体验基地的建设和运营,促进非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以下将对标准中的部分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一、术语和定义
1. 非物质文化遗产体验基地:是指以展示、体验非物质文化遗产为核心内容的文化空间。该定义明确了体验基地的功能定位,即不仅是静态的展示场所,更是一个能让公众参与互动的地方。
2. 体验活动:指通过特定方式让参与者感受非物质文化遗产魅力的过程。强调了体验活动的设计应注重趣味性和教育性,使参与者能够真正理解并喜爱上非遗文化。
二、基本要求
1. 场地选择:要求体验基地选址需考虑交通便利性、周边环境等因素,并且要符合城市规划要求。这确保了基地能够吸引足够多的目标群体前来参观学习。
2. 设施设备:规定了基础设施如展厅、教室等以及辅助设施如休息区、卫生间等应当具备的基本条件。良好的硬件设施是提供优质服务的前提保障。
3. 人员配置:明确指出需要配备专业讲解员和技术指导老师,并定期开展培训提高其业务水平。一支高素质的服务团队对于提升整体服务质量至关重要。
三、服务流程
1. 接待服务:包括预约登记、签到接待等内容。建议设立专门窗口或人员负责此项工作,确保每位来访者都能得到及时周到的服务。
2. 活动安排:详细说明了从开场介绍到结束总结整个过程中各个环节的具体操作指南。例如,在开始之前可以先播放一段关于该非遗项目的短片来激发兴趣;活动中可以让参与者亲手尝试制作工艺品;最后则组织讨论交流分享心得体验。
3. 安全管理:特别强调了防火防盗措施以及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等方面的要求。安全始终是第一位的,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忽视这一点。
四、质量控制
1. 监督检查机制:建立定期自查与外部评估相结合的质量监控体系。通过内部审核发现问题并加以改进,同时接受社会各界监督以保持透明度。
2. 投诉处理程序:制定了清晰明了的投诉受理流程图示例,包括接收反馈、调查核实直至回复结果等步骤。积极妥善地解决客户提出的意见有助于维护品牌形象。
五、持续改进
鼓励不断创新丰富活动形式,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增强吸引力。比如引入虚拟现实技术模拟传统工艺流程,或者开发手机应用程序提供线上预约等功能。此外还提倡加强与其他相关单位的合作交流,共同推动整个行业向前发展。
综上所述,《非物质文化遗产体验基地建设及服务规范》为如何有效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提供了全面系统的指导框架。希望各实施单位能够严格按照标准执行,真正实现让民众近距离接触了解宝贵文化遗产的美好愿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