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双孢蘑菇绿色生产的产地环境、栽培设施与材料、栽培技术、病虫害防治及采收等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双孢蘑菇的绿色生产过程。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Green Production of Button Mushroom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3/T 447-2022《双孢蘑菇绿色生产技术规程》是一项浙江省地方标准,旨在规范双孢蘑菇的绿色生产过程。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1. 环境条件:标准要求栽培场所应选择在地势平坦、排灌方便、远离污染源的地方。土壤pH值宜控制在6.5-7.5之间,这有助于维持良好的微生物活动和养分吸收。
2. 基质准备:基质是影响双孢蘑菇生长的关键因素之一。标准规定基质原料需经过充分腐熟处理,确保无害化。常用的基质包括稻草、麦秸、玉米芯等,其中稻草和麦秸的比例建议为1:1。基质的含水量应在60%-65%之间,这样既能保证菌丝体正常生长,又不会导致缺氧现象的发生。
3. 播种与管理:播种时要均匀撒播,播种后覆盖一层薄土,厚度约为2cm。播种后的初期温度保持在20℃左右,随着菌丝生长逐渐降低至15℃-18℃。湿度控制也很关键,空气相对湿度维持在85%-90%,同时注意通风换气以防止病虫害发生。
4. 采收标准:当双孢蘑菇伞盖完全展开但尚未释放孢子时即可采收。采收时要轻拿轻放,避免损伤周围未成熟的菇体。采摘后及时清理床面,并补充适量水分促进后续批次的出菇。
5. 病虫害防治: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可以采用物理方法如紫外线灯诱杀害虫,化学药剂则需谨慎使用,优先选择低毒高效的生物农药。此外,定期翻动培养料也有助于减少病原菌滋生。
6. 废弃物处理: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料应回收再利用或妥善处置,不得随意丢弃造成环境污染。例如,废弃的培养料可作为有机肥料还田使用。
通过严格执行上述各项措施,能够有效提高双孢蘑菇的质量安全水平,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