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湖桑茶制作的术语和定义、基本要求、加工工艺及技术要点、质量要求和标志、包装、贮存与运输。本文件适用于以浙江省行政区域内生产的符合相关要求的桑叶为原料,经特定工艺加工制成的湖桑茶的生产与质量控制。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the Production of Husang Tea
中国标准分类号:X51
国际标准分类号:67.14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3/T 2451-2022湖桑茶制作技术规程》是一项专门针对湖桑茶生产的技术规范。这项标准从原料选择到成品制作,都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和操作流程。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关键条款的详细解读。
首先,在原料选择上,标准明确规定了湖桑叶的采摘时间、部位以及质量要求。湖桑叶的最佳采摘期为每年的春季和秋季,此时叶片肥厚且富含营养成分。采摘时应选择生长健康、无病虫害的嫩梢顶部一芽二叶或一芽三叶作为原料。此外,标准还强调了原料的新鲜度和清洁度,要求在采摘后尽快加工处理,并确保原料表面无泥土、灰尘等污染物。
其次,在加工工艺方面,标准详细描述了萎凋、揉捻、发酵(或不发酵)、干燥等主要工序的具体参数。例如,萎凋过程需要控制环境温度和湿度,通常建议将鲜叶摊放在通风良好的地方自然萎凋6至12小时,使叶片失水率达到一定比例后再进行后续操作。揉捻时需根据茶叶类型调整压力与时间,以保证细胞破损适度而不过度影响外形美观。对于发酵工序,则需严格监控温度、湿度及氧气供应情况,确保发酵均匀且符合产品特性需求。最后,在干燥阶段,应采用适宜的方法逐步降低水分含量至安全水平,同时注意避免高温破坏有效成分。
再者,关于产品质量控制部分,标准不仅规定了理化指标如水分含量、总灰分等具体数值范围,还特别提到了感官品质的要求。这包括色泽、香气、滋味等方面的具体描述,旨在通过科学量化手段来保证最终产品的稳定性和一致性。同时,标准还要求建立完善的追溯体系,从田间管理到成品出厂全过程都要有详细的记录可查,以便出现问题时能够迅速定位原因并采取相应措施。
综上所述,《DB33/T 2451-2022湖桑茶制作技术规程》通过对各个环节细致入微的规定,为湖桑茶的标准化生产和质量管理提供了有力指导。它不仅有助于提升产品质量,还能促进整个行业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