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垛基果林湿地恢复的基本原则、技术要求、实施步骤和管理措施。本文件适用于广东省内垛基果林湿地的生态修复与可持续管理。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Dyke-Pond Fruit Forest Wetland Restorat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X74
国际标准分类号:13.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44/T 2359-2022垛基果林湿地恢复技术规程》是广东省地方标准,规定了垛基果林湿地恢复的技术要求。以下为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一、术语和定义
1. 垛基果林湿地:指在垛田基础上形成的具有果林特色的湿地生态系统。
解读:该定义明确了垛基果林湿地的概念,强调了其独特的生态系统特征。
二、基本原则
1. 生态优先:恢复过程中应优先考虑生态效益。
解读:生态优先原则要求在恢复工作中注重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避免对原有生态系统造成破坏。
三、恢复措施
1. 土壤改良:采用生物措施和物理措施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土壤改良。
解读:土壤改良是恢复工作的关键环节,通过生物和物理手段结合,可以有效提升土壤质量,为植物生长提供良好条件。
2. 植物选择:选择适应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本地物种。
解读:选择适合本地环境的植物,能够提高成活率,减少外来物种入侵的风险。
3. 水体管理:建立完善的水循环系统,确保湿地水量平衡。
解读:水体管理对于维持湿地生态系统的稳定至关重要,合理的水循环系统有助于保持湿地的湿润状态。
四、监测与评估
1. 定期监测:定期对湿地生态系统进行监测。
解读:定期监测可以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确保恢复工作达到预期效果。
五、实施与管理
1. 组织管理:成立专门的管理机构负责恢复工作的组织和协调。
解读:有效的组织管理是确保恢复工作顺利开展的重要保障,专门机构可以统筹资源,协调各方力量。
以上是对《DB44/T 2359-2022垛基果林湿地恢复技术规程》中一些重要条文的解读,这些内容为实际操作提供了明确的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