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大麦若叶-青贮大麦-青贮玉米”周年三熟的种植技术要求,包括品种选择、播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及收获等环节的技术要点。本文件适用于江苏省内类似生态区域的大麦若叶、青贮大麦和青贮玉米的周年三熟种植模式。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Annual Triple Cropping of Barley Leaf, Silage Barley, and Silage Corn
中国标准分类号:B 3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209T 1204-2022“大麦若叶-青贮大麦-青贮玉米”周年三熟技术规程》是一项重要的农业技术规范,旨在通过优化种植模式和管理措施,实现高效农业生产。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关键条文的详细解读。
关键条文解读
# 一、品种选择与播种时间
条文内容:应根据当地气候条件选择适宜的大麦和玉米品种,并在最佳播种期内完成播种。具体要求为:大麦宜于9月下旬至10月上旬播种,青贮玉米则应在次年的5月中下旬播种。
解读:此条文强调了品种适应性和播种时机的重要性。大麦作为越冬作物,早播可以充分利用冬季的光热资源,确保其安全越冬并获得良好生长。而青贮玉米晚春播种则避免了夏季高温对种子发芽的影响,同时延长了生长期,提高了产量和品质。
# 二、田间管理
条文内容:田间管理需遵循“适时灌溉、合理施肥、病虫害防治”的原则。其中,灌溉次数不少于三次,分别在拔节期、孕穗期及抽穗期;施肥应以基肥为主,追肥为辅,氮磷钾比例保持在2:1:1左右;病虫害防治要采用生物防治与化学防治相结合的方式。
解读:科学合理的田间管理是保障作物健康生长的基础。多次灌溉有助于满足不同生长阶段植物对水分的需求,促进根系发育和养分吸收。合理施肥能够平衡营养供给,避免因过量施用某种肥料而导致土壤板结或环境污染。而综合运用多种病虫害防控手段,则能在有效控制病虫害的同时减少化学农药使用量,保护生态环境。
# 三、收获标准
条文内容:当青贮玉米植株高度达到2米以上且籽粒乳线消失时即可进行收获;而对于大麦若叶而言,当叶片长度超过30厘米且颜色鲜绿时可视为成熟。
解读:明确具体的收获指标有助于保证产品品质的一致性。对于青贮玉米来说,高度和籽粒状态是衡量其营养价值的重要参数;而对于大麦若叶,则以其叶片长度和色泽作为判断依据。这些标准不仅有利于后续加工处理,还能提高最终产品的经济价值。
# 四、质量安全要求
条文内容:所有生产过程必须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不得使用违禁物质。此外,还需建立完整的档案记录制度,包括但不限于种子来源、种植日期、施肥记录等信息。
解读:本条款突出了质量安全在整个生产链条中的核心地位。一方面,严格遵守法律法规可以有效防止有害物质残留超标等问题发生;另一方面,完善的档案管理体系则便于追溯问题源头,一旦出现质量争议便能迅速定位原因并采取相应措施加以解决。这不仅对企业自身发展有利,也有助于维护消费者权益和社会公共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