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红叶石楠容器苗生产的术语和定义、圃地选择与准备、繁殖方法、栽培管理、病虫害防治、出圃要求及档案管理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江苏省范围内红叶石楠容器苗的生产和管理。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Production of Containerized Photinia Fraseri Seedlings
中国标准分类号:B 3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201/T 1094—2022 红叶石楠容器苗生产技术规程》是南京市地方标准,为红叶石楠容器苗的规范化生产提供了依据。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1. 苗木选择
标准规定了用于生产容器苗的红叶石楠种苗应具备的条件:要求种苗健康无病虫害、生长健壮且根系发达。这意味着在选择种苗时,需仔细检查其叶片是否饱满有光泽,茎干是否粗壮,以及根部是否有足够的须根数量和长度。健康的种苗是保证后续生长良好的基础。
2. 容器规格与基质配比
对于容器的选择,标准建议使用直径8-10厘米的塑料育苗袋,并强调了基质的重要性。推荐使用的基质由腐殖土、珍珠岩和有机肥按一定比例混合而成。这样的基质配方能够提供良好的通气性和保水性,有利于红叶石楠幼苗的根系发育。
3. 栽植密度
栽植密度直接影响到苗木的生长空间及后期管理难度。根据标准,每平方米种植约25株左右为宜。这样的密度既能让苗木有足够的生长空间,又能有效利用土地资源,提高单位面积内的产量。
4. 水肥管理
水肥管理是红叶石楠容器苗生产过程中的关键环节之一。标准指出,在整个生长期要保持土壤湿润但不过度积水,特别是在夏季高温季节,需要适当增加浇水频率以防止干旱。施肥方面,则主张采用平衡型复合肥料,每月施一次即可满足需求。
5. 病虫害防治
病虫害防治措施也是本标准的重点内容之一。提倡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定期巡查圃地情况,一旦发现病虫害迹象立即采取相应措施。可以使用生物农药或者物理方法来控制病虫害的发生和发展,尽量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量,保护生态环境的同时也保障了产品的质量安全。
通过以上几个方面的解读可以看出,《DB3201/T 1094—2022》对红叶石楠容器苗从种苗挑选到最终收获整个流程都做了详细的指导说明,有助于生产企业按照科学合理的办法来进行操作,从而获得高品质的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