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基于数据驱动的城市区域基层社会治理的基本要求,包括总体要求、数据采集与管理、数据分析与应用、信息安全与隐私保护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城市区域内开展基于数据驱动的基层社会治理工作的相关单位和组织。
Title:Basic Requirements for Data-driven Urban Area Grassroots Social Governance
中国标准分类号:A20
国际标准分类号:07.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201/T 1083—2022 基于数据驱动的城市区域基层社会治理基本要求》是一项重要的地方标准化文件,旨在通过数据驱动的方式提升城市区域基层社会治理的效率和质量。以下将对其中的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首先,在“数据采集与管理”部分,标准明确规定了数据采集应遵循合法、必要、准确的原则,并要求建立统一的数据采集标准,确保数据来源可靠。这意味着在实际操作中,各基层单位需要制定详细的采集计划,明确采集内容、方式及频率,同时建立健全的数据审核机制,以保证数据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其次,在“数据共享与开放”章节中,标准强调了跨部门间的数据共享机制建设的重要性。它指出,应构建一个安全可控的数据共享平台,实现不同政府部门之间的信息互通互联。此外,还提出了对于公众开放公共数据资源的要求,鼓励社会各界利用这些数据开展创新应用和服务提供。这不仅有助于提高政府服务效能,也为社会参与社会治理提供了更多可能性。
再者,“数据分析与应用”部分则着重介绍了如何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对收集到的大规模数据进行深入挖掘分析。标准建议采用大数据技术来识别潜在问题趋势,预测未来发展方向,并据此做出科学合理的决策。例如,通过对历史案件记录进行统计学建模,可以有效预防犯罪行为的发生;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分析人口分布情况,则可以帮助优化资源配置。
最后,“监督评估体系”是该标准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要求建立一套完整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定期检查各项措施落实效果,并根据反馈结果不断调整完善工作策略。同时,还特别提到要加强对个人信息保护工作的监管力度,防止滥用公民隐私信息现象出现。
综上所述,《DB3201/T 1083—2022》为推动基于数据驱动的城市区域基层社会治理提供了全面指导方针。从数据采集到最终成果展示整个流程都有明确规范,这对于促进我国智慧城市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当然,在具体执行过程中还需结合实际情况灵活调整,确保每一步骤都能落到实处并取得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