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中华常春藤短穗扦插繁殖的技术要求,包括苗床准备、插穗选择与处理、扦插方法、插后管理及病虫害防治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中华常春藤的短穗扦插繁殖及其相关生产活动。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Short Cutting Propagation of English Ivy (Hedera helix)
中国标准分类号:B 3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211/T 1033-2022 中华常春藤短穗扦插繁殖技术规程》是一项关于中华常春藤扦插繁殖的技术规范。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关键条文的详细解读。
1. 插穗的选择与处理
条文内容: 插穗应选择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一年生枝条,长度控制在5至8厘米之间,保留顶部2-3片叶子。
解读: 这一规定强调了插穗质量的重要性。健壮的插穗意味着更强的生命力和更高的成活率。保留适量叶片有助于光合作用,促进根系发育。切口需平滑以减少水分蒸发并防止感染。
2. 扦插基质准备
条文内容: 基质应选用疏松透气、保水性好的材料,如珍珠岩、蛭石或砂质壤土,并确保基质清洁无污染。
解读: 合适的基质是成功扦插的关键因素之一。良好的通气性和保水性可以保证插穗获得足够的氧气和水分,同时避免因积水导致腐烂。此外,基质的清洁度直接关系到插穗是否受到病原体侵害。
3. 扦插方法
条文内容: 将插穗插入基质深度约为插穗长度的三分之一至二分之一,保持株行距合理,一般为3×5厘米。
解读: 插入深度决定了插穗能否有效吸收养分及水分。过浅可能导致固定不稳,过深则影响呼吸作用。合理的株行距不仅有利于植株间空气流通,还能减少病害传播风险。
4. 环境条件管理
条文内容: 扦插后需维持环境温度在20℃至25℃范围内,相对湿度保持在80%以上,同时注意遮荫处理。
解读: 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抑制插穗生根,而适宜的湿度水平能够保持插穗湿润状态,促进愈伤组织形成。适当遮荫可减轻强光直射对幼苗造成的伤害,为其创造一个更加稳定的生长环境。
5. 水肥管理
条文内容: 定期喷洒清水保持基质湿润但不过度积水,待新芽出现后再施用稀薄液肥。
解读: 水分管理是整个过程中最为关键的一环。既要保证插穗始终处于湿润状态又要防止根部缺氧。适时施肥则为后期快速生长提供了必要的营养支持,但必须遵循“少量多次”的原则,以免造成肥害。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看出,《DB3211/T 1033-2022》从插穗选择、基质准备、扦插操作到后续养护等多个方面都给出了具体指导,旨在帮助从业者提高中华常春藤短穗扦插繁殖的成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