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查标准
  • 下载
  • 专题
  • 标签
  • 首页
  • 标准
  • 医疗
  • DB3201T 1066—2022 残疾儿童基本康复服务规范 智力障碍

    DB3201T 1066—2022 残疾儿童基本康复服务规范 智力障碍
    残疾儿童智力障碍康复服务规范基本服务
    14 浏览2025-06-03 更新pdf0.72MB 未评分
    加入收藏
    立即下载
  • 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残疾儿童智力障碍基本康复服务的术语和定义、服务对象、服务内容、服务流程、服务要求及服务质量控制。本文件适用于江苏省内为0-14岁智力障碍残疾儿童提供基本康复服务的机构及相关单位。
    Title:Basic Rehabilitation Service Specification for Children with Intellectual Disabilities
    中国标准分类号:C47
    国际标准分类号:11.220

  • 封面预览

    DB3201T 1066—2022 残疾儿童基本康复服务规范 智力障碍
  • 拓展解读

    《DB3201/T 1066—2022残疾儿童基本康复服务规范》中关于智力障碍的部分,明确了针对智力障碍儿童的康复服务内容和要求。以下是一些关键条文的详细解读:

    评估与诊断

    根据标准第5.1节,对智力障碍儿童的评估应包括医学评估、发育评估及社会适应能力评估。医学评估需由专业医生完成,确保排除其他可能导致类似症状的疾病。发育评估则侧重于认知功能、语言能力和运动技能的发展水平。社会适应能力评估旨在了解儿童在日常生活中的自理能力和社交互动情况。

    康复训练计划制定

    第5.2节指出,康复训练计划应当个性化定制,充分考虑儿童的具体需求和发展阶段。计划应涵盖认知训练、语言沟通训练、行为干预以及生活技能培养等多个方面。每个领域的目标设定要具体可行,并且能够随着儿童的进步适时调整。

    认知训练

    在认知训练部分(第5.3节),强调通过游戏等方式激发儿童的好奇心与探索欲,帮助他们认识周围环境。同时注重记忆力、注意力及解决问题能力的提升。建议采用循序渐进的方法,从简单到复杂逐步增加任务难度。

    语言沟通训练

    对于语言沟通训练(第5.4节),要求创造丰富的交流机会,鼓励儿童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可以利用图片卡、手势符号等辅助工具来促进理解和表达。此外还应注意观察儿童的语言发展里程碑,及时发现并解决存在的问题。

    行为干预

    行为干预是整个康复过程中的重要环节(第5.5节)。需要建立积极的行为支持系统,减少不适当行为的发生频率。当出现不良行为时,应采取温和但坚定的态度予以纠正,同时给予正面强化以鼓励良好表现。

    家庭参与和支持

    最后,在家庭参与和支持方面(第5.6节),鼓励家长积极参与到孩子的康复过程中来。提供必要的培训和支持服务,使家长掌握正确的护理知识和技巧,从而更好地配合专业人士开展工作。

    以上是对DB3201/T 1066—2022标准中有关智力障碍儿童康复服务部分内容的重要条文解读。这些规定不仅为相关机构提供了明确的操作指南,也为保障智力障碍儿童享有高质量的康复服务奠定了坚实基础。

  • 下载说明

    预览图若存在模糊、缺失、乱码、空白等现象,仅为图片呈现问题,不影响文档的下载及阅读体验。

    当文档总页数显著少于常规篇幅时,建议审慎下载。

    资源简介仅为单方陈述,其信息维度可能存在局限,供参考时需结合实际情况综合研判。

    如遇下载中断、文件损坏或链接失效,可提交错误报告,客服将予以及时处理。

  • 相关资源
    下一篇 DB41T 806-2022 苹果轮纹病综合防治技术规程
    无相关信息
资源简介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下载说明
相关资源
  • 帮助中心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2024-2025 WenDangJia.com 浙ICP备20241376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