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水稻病虫害防治中农用无人机施药的技术要求、操作规程、安全措施及质量控制。本文件适用于湖南省内使用农用无人机进行水稻病虫害防治的施药作业。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Pesticide Application using Agricultural Drones in Rice Pest and Disease Control
中国标准分类号:B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43/T 2033-2021《水稻病虫害防治农用无人机施药技术规程》是湖南省发布的关于水稻病虫害防治的重要地方标准。以下将选取其中的关键条款进行深入解读。
首先,该标准明确了适用范围,规定了适用于湖南省内使用植保无人飞机对水稻病虫害进行防治时的作业规范和技术要求。这为全省范围内统一操作提供了依据。
其次,在术语和定义部分,特别强调了“飞防”即指通过植保无人飞机进行农药喷洒作业的方式。这一定义有助于明确概念,避免混淆。
在作业准备环节,标准要求根据田块大小合理选择合适的无人机型号,并且要提前了解气象条件,确保风速不超过4米/秒,相对湿度大于65%,气温介于10℃至30℃之间。这些条件的选择是为了保证施药效果并减少药液飘失。
对于飞行参数设置,标准指出离地高度应控制在1.5米至3米范围内,速度保持在4米/秒至6米/秒之间,喷幅宽度设定为8米至10米。这样的设置既能覆盖足够的面积又能保证药液均匀分布。
此外,关于药液配制,标准建议采用低容量喷雾方式,每亩用水量控制在10升至15升之间。同时强调了药剂混配时需遵循安全间隔期原则,防止药物残留超标。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标准还提出了安全注意事项,包括但不限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现场应配备灭火器材以及禁止在高压线下方飞行等。
最后,标准强调了作业后的检查与记录工作的重要性,要求对当日作业情况进行详细登记备案,以便后续跟踪评估效果及改进措施。
综上所述,DB43/T 2033-2021不仅为水稻病虫害防治提供了科学合理的指导方案,同时也从多个角度保障了农业生产的安全性和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