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水稻高能重离子辐照诱变育种的技术要求、操作流程和注意事项。本文件适用于利用高能重离子辐照进行水稻诱变育种的研究与生产。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Rice Breeding by High-energy Heavy Ion Irradiation Induced Mutat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B 05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43/T 2026-2021《水稻高能重离子辐照诱变育种技术规程》是湖南省发布的关于利用高能重离子辐射技术开展水稻育种的标准文件。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标准适用范围
标准适用于利用高能重离子辐照技术对水稻种子进行诱变处理,以培育新品种的工作。这一规定明确了标准的应用领域,确保了技术操作的专业性和针对性。
辐照前准备
在辐照前需要对水稻种子进行精选和预处理。精选要求去除杂质和不饱满种子,保证种子质量。预处理包括种子的清洗和干燥,目的是提高种子活力,为后续辐照创造良好条件。
辐照剂量与时间
标准指出,高能重离子辐照的剂量应控制在50至300戈瑞之间,辐照时间为数分钟至数十分钟。具体参数的选择需根据目标性状及品种特性确定。这一规定有助于避免因剂量不当导致的种子损伤或变异不足。
种子处理后管理
辐照后的种子需立即进行催芽处理,并置于适宜条件下培养。催芽过程中要保持适当的温度、湿度和通风条件,促进种子萌发。此外,在田间试验阶段,应设立对照组,以便准确评估诱变效果。
数据记录与分析
在整个育种过程中,必须详细记录所有相关数据,包括辐照条件、种子处理情况以及后代植株的表现等。数据分析时应采用科学的方法,如统计学分析,来判断诱变是否成功以及其遗传稳定性如何。
以上是对DB43/T 2026-2021部分内容的重点解读,希望对你有所帮助。通过遵循这些规范化的流程和技术要求,可以有效提升利用高能重离子辐照技术改良水稻品种的成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