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大棚西瓜病虫害绿色防控的术语和定义、防控原则、主要病虫害种类、农业防治措施、物理防治措施、生物防治措施、化学防治措施及综合管理要求。本文件适用于湖南省内大棚西瓜生产过程中病虫害的绿色防控。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Green Control of Diseases and Pests in Greenhouse Watermelon
中国标准分类号:B 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43/T 2012-2021《大棚西瓜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规程》是湖南省地方标准,旨在规范大棚西瓜病虫害的绿色防控工作。以下选取部分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5.1 种子处理
原文:种子应选用经过检疫合格的品种,并进行温汤浸种或药剂消毒处理。
解读:种子处理是预防病害的重要环节。温汤浸种可以有效杀灭种子表面及内部的病原菌,而药剂消毒则能进一步保障种子健康。选择检疫合格的品种能够避免引入外来病害,确保种植安全。
6.2 生物防治
原文:提倡使用生物农药如苏云金杆菌、白僵菌等对主要害虫进行控制。
解读:生物农药具有低毒、高效的特点,既能有效控制害虫又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苏云金杆菌和白僵菌作为常见生物农药,分别对鳞翅目害虫和鞘翅目害虫有良好的防治效果,是绿色防控的理想选择。
7.3 物理防治
原文:在棚内悬挂黄板诱杀害虫,每亩设置不少于30块。
解读:物理防治是一种环保且经济的方法。黄色对蚜虫等趋光性害虫具有较强的吸引力,通过在棚内合理布置黄板可以有效减少害虫数量,降低化学农药的使用频率。
8.1 病害监测
原文:定期检查植株叶片、茎蔓和果实,发现病害及时采取措施。
解读:早期发现病害是成功防控的关键。定期巡查有助于及时掌握病害动态,一旦发现病害迹象立即采取相应措施,可以防止病害扩散,保护作物生长。
9.2 化学防治原则
原文:化学农药仅限于其他方法无效时使用,且必须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要求。
解读:化学农药虽然见效快,但长期使用容易导致抗药性和环境污染。因此,在绿色防控体系中,化学农药被视为最后手段。当所有非化学手段均无法达到理想效果时,才可谨慎使用,并严格遵守国家规定,确保用药安全。
以上条文体现了该规程以“预防为主,综合防治”为指导思想,强调通过多种绿色防控措施协同作用来实现大棚西瓜病虫害的有效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