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香芋茎尖脱毒技术的术语和定义、基本要求、操作步骤、质量控制及档案管理。本文件适用于香芋茎尖脱毒技术的操作与管理。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Virus Elimination of Taro Stem Tips
中国标准分类号:B 3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43/T 2009-2021香芋茎尖脱毒技术规程》是湖南省制定的一项地方标准,旨在规范香芋茎尖脱毒技术的操作流程。以下是对该标准中几个关键条款的详细解读。
首先,在材料与方法部分,标准明确指出用于脱毒培养的外植体应选择无病虫害、健壮的香芋植株。采集时间宜在春季或秋季,此时植物生长旺盛且抗性较强。对于外植体的处理,要求使用75%酒精浸泡30秒后,再用0.1%升汞溶液消毒8-10分钟,并多次冲洗以确保彻底清除表面污染物。
其次,关于培养基的选择和配制,标准推荐使用MS基础培养基,并根据实际需要调整激素浓度。例如,6-BA(苄氨基嘌呤)和NAA(萘乙酸)的比例需根据试验结果确定,通常建议初始浓度为0.5mg/L和0.1mg/L。此外,还需加入适量的活性炭来吸附有害物质,同时维持培养基的pH值在5.8左右。
第三,关于继代培养周期的规定,标准建议每25天进行一次继代培养。每次继代时要仔细检查芽苗是否感染病毒,一旦发现疑似症状立即剔除。在扩繁过程中,要注意控制温度和光照条件,保持白天温度25℃±2℃,夜间20℃±2℃,光照强度约2000lux,每日光照时间为12小时。
最后,在试管苗移栽阶段,标准强调移栽前必须经过严格的病毒检测。只有确认无病毒侵染的试管苗才能进行田间种植。移栽基质应选用疏松透气、富含有机质的土壤,移栽初期要适当遮阴并保持较高的空气湿度,逐步过渡到自然环境。
以上是对《DB43/T 2009-2021香芋茎尖脱毒技术规程》中一些重要条款的解读,这些规定有助于提高香芋脱毒苗的质量,保障农业生产的安全性和稳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