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车用锂离子动力电池材料回收过程中的能源消耗限额及计算方法,包括术语和定义、技术要求、统计范围与计算方法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车用锂离子动力电池材料回收企业能源消耗的计算与管理。
Title:Energy Consumption Quota and Calculation Method for Recycling Materials of Lithium-ion Power Batteries for Vehicles
中国标准分类号:F01
国际标准分类号:27.01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43/T 1988-2021车用锂离子动力电池材料回收能源消耗限额及计算方法》是一项地方标准,对车用锂离子动力电池材料回收过程中的能源消耗进行了规范。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湖南省内采用物理法、湿法或两者联合的方法从车用锂离子动力电池中回收正极材料、负极材料以及电解液等关键材料的企业。这些企业在进行资源化利用时应遵循此标准来控制和计算能源消耗。
能源消耗限额
# 一般规定
企业应当将能源消耗限额作为衡量其节能效果的重要指标之一,并采取有效措施降低能源消耗。对于新建或改扩建项目,在设计阶段就需考虑能源节约方案,确保建成后能达到规定的能耗水平。
# 具体限额值
根据不同的回收工艺和技术条件,设定了相应的能源消耗限额值。例如,采用单一物理法回收正极材料时,每吨产品的综合能耗不应超过XX千克标准煤;而采用联合法(物理法+湿法)处理整个电池包,则限额为YY千克标准煤/吨产品。具体数值依据最新发布的数据为准。
计算方法
# 基础数据收集
企业在计算能源消耗时,必须准确记录生产过程中所使用的各种能源种类及其数量。包括但不限于电力、天然气、煤炭等直接消耗的能源,同时也需统计间接消耗如冷却水加热所需能量等。
# 能耗计算公式
能耗总量 = ∑(某种能源实际消耗量 × 对应折标系数)
其中,“对应折标系数”是指将不同类型的能源按照一定比例换算成相同单位下的标准煤量。例如,1立方米天然气折合约为0.76千克标准煤。
# 数据分析与评估
定期对实际能耗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对比目标限额值找出差距所在。通过优化操作流程、改进设备性能等方式逐步缩小差异直至达标。
结论
DB43/T 1988-2021不仅为企业提供了明确的指导方针,还促进了整个行业朝着更加环保高效的方向发展。希望各相关单位能够认真执行本标准,共同推动绿色低碳经济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