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鲍鱼-牡蛎-大型海藻海区套养的术语和定义、环境条件、养殖设施、苗种选择与投放、养殖管理、病害防控、收获与质量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广东省内鲍鱼、牡蛎和大型海藻的海区套养生产及管理。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for Marine Area Polyculture of Abalone-Oyster-Large Seaweed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4405/T 291-2022鲍鱼-牡蛎-大型海藻海区套养技术规范》是一项重要的地方标准,旨在指导和规范鲍鱼、牡蛎与大型海藻的联合养殖。以下是一些关键条文的详细解读:
1. 选址要求
标准规定养殖区域应选择在潮流畅通、风浪较小、盐度适宜的地方。这一要求确保了水体交换良好,能够减少病害发生的风险,并为不同生物提供适宜的生活环境。
2. 苗种选择与投放
苗种的选择需符合国家相关标准,且要求健康无病害。在投放时,应根据季节调整密度,以保证各物种之间不会因过度拥挤而影响生长。例如,在春季投放鲍鱼苗时,应考虑其对温度变化的适应性。
3. 日常管理
日常管理中强调定期监测水质参数如溶解氧、pH值等,并及时清理养殖设施上的附着物。此外,还需定期检查鲍鱼、牡蛎及大型海藻的生长状况,一旦发现异常立即采取措施。
4. 疾病防控
对于疾病防控,标准提倡采用生态防治方法为主,化学药物使用为辅的原则。当确实需要用药时,必须严格按照说明书操作,并记录用药情况以便追溯。
5. 收获与销售
收获前应对产品进行质量检测,确保达到食品安全标准后方可上市销售。同时建议建立完整的生产档案,包括但不限于投入品使用记录、检测报告等内容,这不仅有助于产品质量追溯,也是企业诚信经营的重要体现。
通过遵循这些具体的技术规范,可以有效提高鲍鱼-牡蛎-大型海藻复合养殖系统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促进海洋渔业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