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城镇供水厂生物活性炭失效的判别方法、检测指标及更换要求。本文件适用于江苏省内采用生物活性炭工艺的城镇供水厂。
Title:Criteria for Failure Determination and Replacement of Biological Activated Carbon in Urban Water Supply Plants
中国标准分类号:P53
国际标准分类号:13.060.1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2/T 4245-2022《城镇供水厂生物活性炭失效判别和更换标准》是一项专门针对城镇供水厂中生物活性炭处理工艺的重要技术规范。以下将选取其中的关键条款进行深度解读。
术语与定义
标准首先明确了“生物活性炭失效”这一核心概念,指生物活性炭在使用过程中,由于吸附能力下降、微生物活性减弱或物理结构破坏等原因,无法满足原设计要求的状态。此定义为后续的判别方法提供了理论基础。
失效判别方法
# 1. 化学指标检测
标准规定了多种化学指标用于评估生物活性炭的状态,包括但不限于溶解氧消耗速率、有机物去除率等。例如,当溶解氧消耗速率低于设定阈值时,表明生物活性炭表面的微生物活性显著降低,可能是失效的征兆。
# 2. 微生物活性测试
通过测定生物活性炭上附着微生物的数量及其代谢活性来判断其状态。如果单位体积内的微生物数量少于最低限值,或者其代谢活性低于正常水平,则可视为失效。
# 3. 物理性能检查
除了化学和生物学指标外,还需对生物活性炭的物理特性进行检查,如粒径分布、孔隙率变化等。这些参数的变化能够反映活性炭内部结构是否发生不可逆改变。
更换原则
根据上述判别结果,当生物活性炭被判定为失效后,应立即采取措施进行更换。标准建议,在同一套设备中,若超过一定比例(通常为50%以上)的炭床出现失效情况,则整个系统需要进行全面更换。
安全操作规程
为了确保更换过程的安全性,标准还特别强调了操作人员培训的重要性,并要求制定详细的应急预案。此外,还提出了具体的防护措施,比如佩戴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确保作业环境通风良好等。
综上所述,《城镇供水厂生物活性炭失效判别和更换标准》不仅提供了科学合理的判别依据,还从实际操作层面给出了指导性意见,对于保障城镇供水安全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