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黄颡鱼池塘养殖的环境条件、苗种放养、饲养管理、水质调控、病害防治及收获等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河南省范围内黄颡鱼的池塘养殖生产。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for Pond Culture of Yellow Catfish (Pelteobagrus fulvidraco)
中国标准分类号:B 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3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4112T 301—2022黄颡鱼池塘养殖技术规范》是河南省针对黄颡鱼池塘养殖制定的一项地方性技术标准。以下将选取其中的关键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一、选址与池塘准备
根据标准中的第3.1条,池塘选址应远离工业污染源,确保水源充足且水质良好。具体要求包括:池塘底部平坦,淤泥厚度不超过20厘米;池埂坚固,坡比为1:2.5至1:3。这些条件能够保证黄颡鱼的正常生长环境,防止因底质问题引发疾病。
二、苗种选择与放养
在第5.1条中提到,苗种需来源于有资质的育苗场,并经过检疫合格。放养密度建议每亩投放体长6-8厘米的苗种3000-4000尾。此外,还需搭配适量鲢鱼或鳙鱼以调节水质。这一规定有助于维持生态平衡,提高养殖效益。
三、饲料投喂
标准第6.1条明确指出,饲料应符合NY/T 5072的要求,优先选用优质配合饲料。日投喂量应占鱼体重的3%-5%,分早晚两次投喂。同时强调定期调整投喂量,根据天气变化和鱼类摄食情况灵活掌握。这不仅保证了营养供给,还能有效避免浪费。
四、日常管理
第7.1条强调了日常巡查的重要性,要求每天早晚各巡塘一次,观察水质、水位及鱼类活动状况。一旦发现异常,应及时采取措施。另外,每月至少换水一次,每次换水量控制在总水量的20%-30%之间。这些措施可以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保障养殖过程顺利进行。
五、病害防治
按照第8.1条的规定,坚持“以防为主”的原则,定期泼洒生石灰或其他消毒剂预防疾病。一旦发生病害,要立即隔离病鱼,并使用国家批准的药物进行治疗,严格遵守休药期制度。此举旨在减少化学药品滥用,保护生态环境。
通过以上对关键条文的解读可以看出,《DB4112T 301—2022黄颡鱼池塘养殖技术规范》从多个方面提供了科学合理的指导,对于提升黄颡鱼养殖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养殖户应当认真学习并严格执行该标准的各项规定,以实现高效稳定的生产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