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香菇栽培种生产的术语和定义、生产环境要求、母种和原种质量要求、栽培种生产技术要求、质量控制及档案管理。本文件适用于香菇栽培种的生产及其相关活动。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the Production of Shiitake Cultivation Strain
中国标准分类号:B 7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408T025-2022《香菇栽培种生产技术规程》是山西省运城市制定的一项地方标准,旨在规范香菇栽培种的生产流程和技术要求。以下选取其中的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一、范围
该标准规定了香菇栽培种生产的术语和定义、品种选择、培养基配制、灭菌、接种、培养管理、出菇管理和病虫害防治等内容。适用于香菇栽培种的规模化生产。
二、品种选择
应选用适合当地气候条件且抗逆性强的优良品种。如晋香一号等。选择时需注意品种的生物学特性、适应性及市场前景。
三、培养基配制
培养基主要原料包括阔叶树木屑、麦麸、玉米芯等。木屑应新鲜无霉变,含水量控制在60%-65%之间。配方为:阔叶树木屑78%,麦麸20%,石膏1%,过磷酸钙1%。配制后要充分搅拌均匀并调整pH值至6.5左右。
四、灭菌
采用常压蒸汽灭菌法,温度达到100℃后持续保持8-10小时。灭菌过程中要确保培养基受热均匀,避免出现冷点。灭菌结束后自然冷却至30℃以下方可接种。
五、接种
接种室需提前消毒处理,接种操作应在无菌条件下进行。每瓶栽培种接种量约为50克。接种后立即封口,并做好标识记录。
六、培养管理
培养室内温度控制在22-25℃范围内,相对湿度保持在85%-90%之间。每天通风换气一次,每次持续30分钟。定期检查菌丝生长情况,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七、出菇管理
当菌丝长满瓶后转入出菇房。出菇期间温度控制在10-15℃之间,光照强度保持在500勒克斯以上。保持空气相对湿度85%-90%,每天喷雾补水2-3次。适时采收成熟的香菇。
八、病虫害防治
坚持预防为主的原则,加强环境卫生管理。一旦发现病虫害,可使用物理方法或生物农药进行防治。严禁使用高毒高残留化学农药。
以上内容是对DB1408T025-2022标准中关键环节的技术要求进行了梳理与解析。遵循这些规范能够有效提高香菇栽培种的质量与产量,促进产业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