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蒙古语术语标准编写的格式、内容和要求。本文件适用于蒙古语术语标准的编写及相关的标准化工作。
Title:Rules for the preparation of Mongolian terminology standards
中国标准分类号:A01
国际标准分类号:01.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5/T 294-2022《蒙古语术语标准编写规定》是内蒙古自治区制定的一项地方标准,旨在规范蒙古语术语的标准化工作。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1. 术语定义:标准明确指出术语应具有明确性和唯一性。这意味着每个术语都必须清晰地表达其特定的概念,并且在不同上下文中不应产生歧义。例如,对于“草原”这一概念,标准要求使用统一的词汇来避免因方言差异导致的理解偏差。
2. 术语分类:标准建议根据学科领域对术语进行分类管理。这样可以确保相关领域的专业人士能够快速找到所需的术语信息。比如,在农业科学领域内,“牧草”、“牲畜”等术语应当集中归类以便查阅和应用。
3. 音译规则:当需要将外来词引入时,标准提供了音译的具体指导原则。这些原则强调既要保持原语言发音特点又要符合蒙古文字书写习惯。例如,对于英文单词“Internet”,推荐采用“因特网”的形式来进行音译。
4. 术语维护更新机制:为保证术语库内容准确有效,标准提出建立定期审查与修订制度。任何新出现的专业术语或已有术语发生变化时都应及时纳入数据库并对外发布最新版本。
5. 跨文化交流考量:考虑到全球化背景下文化交流日益频繁,本标准还特别注意到了如何处理好国际通用术语与中国少数民族语言之间的关系问题。它提倡在尊重民族文化特色的同时也要注重与其他民族语言间的一致性,从而促进各民族间的沟通交流无障碍。
通过上述解读可以看出,《蒙古语术语标准编写规定》不仅着眼于维护和发展本民族语言文化资源,同时也兼顾了现代社会发展需求,在促进科技进步和社会进步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