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天津市学校公共场所消防安全管理的术语和定义、基本要求、消防安全责任、防火检查与巡查、消防设施维护保养、消防安全宣传教育培训、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及演练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天津市各类学校公共场所的消防安全管理工作。
Title:Public Place Fire Safety Management - Part 5: Schools
中国标准分类号:C84
国际标准分类号:13.2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公共场所消防安全管理 第5部分:学校》(DB15/T 509.5—2022)是内蒙古自治区地方标准,对学校这一特殊公共场所的消防安全管理提出了具体要求。以下将从几个关键条文出发,进行详细解读。
首先,在消防安全责任体系方面,该标准明确指出学校应建立由校长负责、分管领导具体实施、各部门协同配合的三级消防安全责任制(第4.1条)。这意味着学校的每个层级都需承担相应的消防职责,确保日常管理和突发情况下的应急响应都能有序开展。
其次,关于消防设施设备维护保养,标准强调学校应当定期检查灭火器、消火栓等器材是否处于完好状态,并且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全面检测(第5.3条)。这不仅有助于及时发现并修复潜在隐患,还能够保障这些设备在紧急情况下能够正常发挥作用。
再者,在疏散通道与安全出口管理上,标准要求保持畅通无阻,不得堆放杂物或设置障碍物(第6.2条)。同时,还规定了明显的指示标志以及夜间照明装置,以便师生能够在黑暗环境中快速撤离至安全地带。
此外,针对学生的消防安全教育,《标准》建议学校每学期至少组织一次消防安全演练,并结合实际案例对学生进行培训(第7.1条)。通过这种方式可以让学生掌握基本的自救互救技能,提高面对火灾时的心理承受能力和应对能力。
最后,在建筑装修材料的选择上,《标准》提倡使用不燃或者难燃性的材质(第8.1条),以减少火灾发生时产生的烟雾浓度及毒性水平,从而降低人员伤亡风险。
综上所述,《公共场所消防安全管理 第5部分:学校》通过对责任划分、设施维护、通道管理、教育培训及建筑材料等多个维度的规定,为学校提供了全面系统的消防安全指导方案。这不仅有利于提升校园整体防火水平,也为保护广大师生生命财产安全奠定了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