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天津市公共娱乐场所的消防安全管理要求,包括场所设置、消防设施、安全管理、应急疏散等方面的内容。本文件适用于天津市范围内的公共娱乐场所,如歌舞厅、游戏厅、影院等。
Title:Public Place Fire Safety Management - Part 1: Public Entertainment Venues
中国标准分类号:C82
国际标准分类号:13.2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公共场所消防安全管理 第1部分:公共娱乐场所》(DB15/T 509.1—2022)是内蒙古自治区制定的地方标准,旨在规范公共娱乐场所的消防安全管理工作。以下选取部分关键条款进行深度解读:
一、术语和定义
标准明确了“公共娱乐场所”的概念,即向公众开放的、具有文化娱乐功能的室内场所。这一定义有助于明确适用范围,确保所有符合该描述的场所均需遵守本标准。
二、消防安全责任
第3.1条指出,公共娱乐场所的法定代表人或主要负责人是消防安全责任人,全面负责场所内的消防安全工作。这意味着场所管理者必须承担起首要责任,建立健全消防安全管理制度,并定期组织防火检查和演练。
三、消防设施设备
第4.2条规定,公共娱乐场所应按照国家工程建设消防技术标准配置消防设施设备。这包括但不限于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自动喷水灭火系统、防排烟系统等。这些设施设备不仅要在数量上满足要求,在质量上也必须达到国家标准。
四、疏散通道与安全出口
第5.1条强调了疏散通道和安全出口的重要性。要求保持畅通无阻,不得堆放杂物或设置障碍物。同时,应在明显位置设置指示标志,确保在紧急情况下人员能够迅速撤离。
五、应急预案与演练
第6.1条提到,公共娱乐场所应当制定详细的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并定期组织员工进行培训和演练。通过实际操作提高员工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减少事故发生时的混乱程度。
六、电气安全管理
第7.2条特别注意电气线路敷设的安全性。禁止私拉乱接电线,配电箱周围不得存放易燃物品。对于大功率电器设备,要采取有效的隔热措施,防止因过热引发火灾。
七、日常巡查制度
第8.1条建立了日常巡查机制。规定每日营业前、后都要对重点部位进行检查,记录发现的问题并及时整改。这种持续性的监督可以有效预防潜在风险的发生。
八、宣传教育活动
第9.1条鼓励开展消防安全知识普及活动。通过举办讲座、发放资料等形式增强顾客的自我保护意识。当发生火情时,他们也能配合工作人员有序疏散,降低伤亡率。
九、监督检查
第10.1条赋予了相关部门对公共娱乐场所实施监督检查的权利。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拒绝、阻碍检查人员依法履行职责。一旦发现问题,应及时督促整改到位。
以上内容只是该标准的一部分精华所在,实际应用中还需结合具体情况进行灵活调整。总之,《公共场所消防安全管理 第1部分:公共娱乐场所》为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提供了重要指导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