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生态清洁小流域治理的基本原则、规划与设计、工程措施、植物措施、管理措施及效益评价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河北省内生态清洁小流域的治理、建设和管理。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Ecological Clean Small Watershed Management
中国标准分类号:Z 51
国际标准分类号:13.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3T 5553-2022《生态清洁小流域治理技术规范》是河北省发布的关于生态清洁小流域治理的技术指导文件。以下选取其中几个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一、术语和定义
1. 生态清洁小流域:指在一定区域内,通过综合治理措施,实现水土资源合理利用,生态环境得到改善的小流域。
解读:这一定义明确了生态清洁小流域的目标是实现水土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并且强调了生态环境的改善。这意味着治理工作不仅要关注水资源的保护和利用,还要注重生态环境的整体提升。
二、治理原则
1. 坚持自然恢复为主,人工修复为辅的原则。
2. 坚持统筹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
3. 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原则。
解读:这些原则强调了治理工作的科学性和合理性。首先,要尊重自然规律,充分发挥自然恢复的能力;其次,治理工作要有长远规划,不能急于求成;最后,要根据各地的具体情况采取不同的治理策略,确保措施的有效性。
三、治理内容
1. 水土流失防治:包括坡面治理、沟道治理等。
2. 污染物控制:包括生活污水、农业面源污染等的控制。
3. 生态环境改善:包括植被恢复、生物多样性保护等。
解读:治理内容涵盖了水土保持、污染防控以及生态修复等多个方面,体现了综合治理的理念。在水土流失防治中,坡面治理和沟道治理是关键环节,需要采取如植树种草、修建梯田等措施来减少水土流失。在污染物控制方面,要加强对生活污水和农业面源污染的管理,防止对环境造成进一步损害。生态环境改善则需要通过植被恢复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等手段来提升区域内的生态质量。
以上是对DB13T 5553-2022中部分重要条文的解读,希望能帮助理解和应用该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