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井下槽波地震数据采集的技术要求、工作流程及质量控制方法。本文件适用于河北省内煤矿井下槽波地震勘探的数据采集及相关工作。
Title:Specification for Underground Trough Wave Seismic Data Acquisit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P63
国际标准分类号:93.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3/T 5548-2022《井下槽波地震数据采集规范》是一项专门针对煤矿井下槽波地震勘探的技术标准。这项标准从数据采集的准备到实施,再到质量控制等方面都做了详细的规范,为煤矿安全生产提供了重要的技术保障。
首先,在数据采集前的准备工作上,标准要求对仪器设备进行严格检查和校准,确保其性能稳定可靠。比如第4.1条明确规定,“采集系统应定期进行维护保养,并在每次使用前检查其工作状态是否正常”,这是为了保证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其次,在数据采集过程中,标准对测线布置、激发点与接收点的设置等都有明确要求。例如第5.2条规定,“测线布置应尽量避开巷道交叉口、断层等地质构造复杂的区域,以减少干扰因素的影响”。同时第5.3条指出,“激发点与接收点之间的距离应根据地质条件合理设定,一般情况下间距不宜超过20米”。
再者,关于数据的质量控制部分,标准强调了现场监控的重要性。按照第6.1条的要求,“施工人员需实时监测采集数据的质量,一旦发现异常应及时调整参数或重新采集”。此外,第6.2条还提到,“所有原始数据均需保存完整,不得随意删除或修改”。
最后,在资料整理阶段,标准也给出了具体指导。如第7.1条指出,“数据处理时应采用标准化流程,包括预处理、滤波、叠加等多个环节”,并且强调了“最终成果图件必须清晰准确,能够真实反映地下结构特征”。
综上所述,《井下槽波地震数据采集规范》通过一系列细致的规定,确保了煤矿井下槽波地震勘探工作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对于提高矿井安全水平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