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防汛抢险应急物资的术语和定义、分类与命名、技术要求、检验方法、验收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储存。本文件适用于河北省防汛抢险应急物资的生产、检验、采购、储备及使用。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Flood Control and Emergency Supplies
中国标准分类号:A41
国际标准分类号:13.20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3/T 5546-2022《防汛抢险应急物资技术规范》是河北省发布的关于防汛抢险应急物资的技术标准。该标准对防汛抢险过程中使用的各类应急物资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以及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等方面进行了明确规定,旨在提高防汛抢险工作的效率与安全性。
重要条文解读
# 1. 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河北省行政区域内用于防汛抢险的应急物资的设计、生产、检验、验收及使用管理。这一范围明确了标准适用的地域和领域,确保了标准在特定区域内的有效性和针对性。
#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标准中列出了多个相关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如GB/T 191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等。这些引用文件为防汛抢险应急物资的技术规范提供了基础支持,保证了标准内容的科学性和权威性。
# 3. 术语和定义
标准对“防汛抢险”、“应急物资”等关键术语给出了明确的定义。例如,“防汛抢险”是指为了减轻或避免洪水灾害造成的损失而采取的各种措施;“应急物资”则是指在突发性洪水灾害发生时,能够迅速投入使用以保障人员安全和减少财产损失的物资。这些定义有助于统一各方理解,避免因概念模糊导致的操作失误。
# 4. 技术要求
对于不同类型的防汛抢险应急物资,标准提出了具体的技术指标。比如,对于救生衣,要求其浮力材料必须达到一定的强度,并且穿戴方便快捷;对于编织袋,则需具备良好的抗拉伸性能和防水特性。此外,还规定了应急照明设备应满足特定的亮度和续航时间要求。
# 5. 试验方法
针对上述技术要求,标准详细描述了如何进行各项检测。例如,通过拉力测试来评估救生衣浮力材料的强度;利用浸泡实验检查编织袋的防水效果;采用实际操作演示验证应急照明设备的功能表现等。这些科学合理的试验方法为准确判断物资质量提供了依据。
# 6. 检验规则
标准明确了产品出厂前需要完成哪些项目的检验以及抽样比例。同时指出,如果某批次产品的任何一项指标不合格,则该批次产品即判定为不合格品。此外,还强调了定期抽检的重要性,以便及时发现并解决潜在问题。
# 7. 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这部分内容涵盖了从生产到最终使用的全过程管理。要求所有应急物资都应清晰地标明名称、规格型号、生产日期等内容,并采用适当的包装方式防止损坏。在运输过程中要注意轻拿轻放,避免剧烈震动;而在长期存放时则需注意通风干燥,远离火源热源。
总之,《防汛抢险应急物资技术规范》(DB13/T 5546-2022)是一部全面指导防汛抢险应急物资生产和应用的重要文件,它不仅提高了相关产品的质量和可靠性,也为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开展防汛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