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半干旱地区容器苗造林的术语和定义、苗木选择与培育、造林地准备、造林方法、抚育管理及检查验收等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河北省半干旱地区容器苗造林工程及相关活动。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Container Seedling Afforestation in Semi-arid Areas
中国标准分类号:B 32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3/T 5512-2022《半干旱地区容器苗造林技术规程》是河北省制定的一项地方标准,旨在规范半干旱地区的容器苗造林技术,提高造林成活率和生长质量。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苗木选择与准备
条文:4.1 苗木选择
苗木应具备以下条件:
- 健壮无病虫害;
- 根系完整且发达;
- 高度和地径符合设计要求。
解读:
选择健康的苗木是保证造林成功的基础。健壮的苗木不仅能够更好地适应环境变化,还能快速恢复生长。根系的完整性直接关系到苗木移栽后的水分吸收能力,因此必须确保根系健康且发育良好。
容器苗培育
条文:5.1 基质配制
基质应选用透气性好、保水性强的材料,如腐殖土、珍珠岩等,并按一定比例混合,确保营养丰富。
解读:
基质的质量直接影响容器苗的生长状况。良好的基质可以为苗木提供充足的养分和适宜的生长环境,促进其根系的正常发育。合理的配比能平衡基质的透气性和保水性,避免因过度干燥或积水导致苗木受损。
造林施工
条文:6.1 栽植时间
最佳栽植时间为春季土壤解冻后至新梢萌动前。
解读:
选择合适的栽植时间对于提高苗木成活率至关重要。在这个时间段内,气温适中,土壤湿度较高,有利于苗木迅速扎根并开始生长。同时,避开极端天气条件,减少外界因素对苗木的影响。
后期管理
条文:7.1 浇水管理
栽植后应及时浇透定根水,并根据天气情况适时补水。
解读:
浇水是保障苗木存活的关键措施之一。定根水可以帮助苗木稳定位置,促进根系与土壤紧密结合。后续的定期浇水则需根据气候条件调整频率和量级,既要防止干旱缺水,又要避免积水造成烂根现象。
通过以上几个方面的详细解读可以看出,《半干旱地区容器苗造林技术规程》从苗木的选择到造林后的管理都提供了科学合理的指导方案,有助于提升半干旱地区造林工程的整体效果。遵循这些标准操作流程,可以有效改善当地的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