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乡村公共空间治理的基本原则、治理内容、治理流程、管理要求及评价改进。本文件适用于江苏省内乡村公共空间的治理工作。
Title:Rural Public Space Governance Specificat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A20
国际标准分类号:01.140.4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2/T 4205-2022《乡村公共空间治理规范》是江苏省地方标准,旨在提升乡村公共空间的管理水平和使用效率。以下是一些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1. 公共空间分类与界定
标准明确了乡村公共空间包括但不限于村民活动广场、道路、绿化带、文体设施等。明确分类有助于制定针对性的管理措施。例如,对于村民活动广场,应注重其多功能性,既能满足日常休闲娱乐需求,也需考虑应急避难功能。
2. 环境卫生管理
条款中要求定期清理垃圾,保持公共区域清洁。特别强调了垃圾分类的重要性,并建议设立专门的垃圾分类投放点。这不仅改善了村庄环境,也有助于资源的循环利用。
3. 设施维护与安全
对于各类公共设施如健身器材、路灯等,标准提出了定期检查维护的要求。一旦发现损坏或存在安全隐患,应及时修复或更换。这确保了村民使用的安全性,避免因设施问题造成意外伤害。
4. 社区参与机制
强调建立村民参与机制,鼓励村民参与到公共空间的规划、建设和管理过程中来。通过召开村民代表大会等形式收集意见,增强村民的责任感和归属感。
5. 信息化管理
提倡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对公共空间进行管理和监控。比如,可以通过智能系统实时监测公共设施状态,及时发现问题并处理。同时,也可以利用网络平台发布相关信息,方便村民了解最新的政策和服务动态。
这些内容构成了该标准的核心框架,为实现美丽乡村建设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