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牛结核病多方法联合诊断的术语和定义、样品采集与处理、诊断方法及结果判定。本文件适用于牛结核病的实验室诊断和流行病学调查。
Title:Multi-method Combined Diagnosis Procedure for Bovine Tuberculosis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11.2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牛结核病多方法联合诊断规程》(DB42/T 1843-2022)是湖北省地方标准,为牛结核病的诊断提供了规范化的操作流程。以下是对规程中关键条文的详细解读。
首先,在适用范围部分明确指出该规程适用于湖北省内奶牛和肉牛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的诊断。这表明规程主要针对湖北省内的养殖环境制定,考虑到当地气候、地理及养殖习惯等因素。
其次,关于术语和定义部分,规程对“牛结核病”、“结核分枝杆菌”等专业名词进行了清晰界定。例如,“牛结核病”被定义为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病,主要影响牛的肺部、淋巴结及其他器官。这一定义有助于统一认识,确保后续诊断工作的准确性。
在诊断方法的选择上,规程推荐使用多种方法联合检测以提高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其中,γ-干扰素释放试验作为一种体外细胞免疫反应测定技术被特别强调。此方法通过检测牛体内针对结核分枝杆菌特异性抗原刺激产生的γ-干扰素水平来判断是否感染。规程指出,该试验应在符合生物安全二级及以上条件的实验室中进行,并且需要经过培训的专业人员操作。
此外,规程还特别提到对于疑似病例还需结合临床症状如长期咳嗽、消瘦以及病理学检查结果综合判定。特别是当γ-干扰素释放试验结果为阳性时,应进一步开展组织病理学检查或者分子生物学检测如PCR技术来确认。
规程还规定了样品采集与保存的具体要求,包括血液样本应在空腹状态下采集,并且在整个过程中要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避免污染。同时强调了样本运输过程中的温度控制,一般要求冷藏运输并在24小时内送达实验室。
最后,规程提出了严格的废弃物处理措施,要求所有涉及病原微生物的操作均需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执行,确保不会造成环境污染或交叉感染风险。
综上所述,《牛结核病多方法联合诊断规程》不仅提供了科学合理的诊断流程,而且从技术细节到实际操作都给出了详尽指导,对于有效防控牛结核病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