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行道树悬铃木整形修剪的技术要求、操作方法、养护管理及病虫害防治措施。本文件适用于湖北省内城市道路行道树悬铃木的整形修剪和日常维护管理。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Pruning and Shaping of Platanus as Street Trees
中国标准分类号:B4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42/T 1834-2022 行道树悬铃木整形修剪技术规程》是由湖北省发布的关于行道树悬铃木整形修剪的技术规范。该规程对悬铃木的整形修剪提供了系统性的指导,对于保障城市绿化效果、提升道路景观具有重要意义。以下选取了规程中的几个关键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5.1 整形修剪的基本原则
这一部分明确了整形修剪应遵循的原则:一是安全性原则,即通过修剪确保树木不会因枝条过长或过重而倒伏,威胁行人和车辆安全;二是健康性原则,强调修剪要有利于树木生长发育,避免病虫害的发生;三是美观性原则,要求修剪后的树木形态优美,与周围环境协调一致。
6.2 幼年期修剪要点
在幼年期,主要目标是培养良好的树冠结构。规程建议每年至少进行一次修剪,重点去除竞争枝、交叉枝以及内膛枝,促进主干的健壮生长。同时,应保留足够的侧枝以形成均匀分布的树冠骨架。
7.1 成年期修剪频率
成年期的悬铃木每年需修剪两次,分别安排在春季萌芽前和秋季落叶后。春季修剪主要是调整树冠内部通风透光条件,减少病虫害滋生;秋季修剪则侧重于控制树冠大小,防止冬季强风造成枝条断裂。
8.3 病虫害防治与修剪结合
当发现悬铃木受到病虫害侵袭时,应及时采取措施。规程指出,在修剪过程中要特别注意清理受感染组织,并对伤口进行消毒处理,防止病菌扩散。此外,还提倡使用生物农药等环保方法来控制病虫害。
以上内容是对《DB42/T 1834-2022 行道树悬铃木整形修剪技术规程》中部分内容的深入解析。希望这些信息能够帮助相关人员更好地理解和执行该规程,从而有效提高城市绿化管理水平。